有海军舰队打前哨探索,白帝一家就轻松多了。
不用每次出海,都要去新的地方开荒了,连个能靠岸的码头都没有。
现在白帝带妻妾们出海,可以说是单纯的度假了,哪里漂亮去哪里。
几年时间的飞速发展,宝税号空间显得有些局促了,已经塞不下越来越多的先进装备。
白帝早已意识到这种情况,很早就开始新建下一艘皇家游轮。
他最近几年迷上了造船。
族中匠人分成了两大派别,一个是风帆派,一个是蒸汽派。
蒸汽派认为风帆派跑的慢,风帆派认为蒸汽派跑的近、总要补给燃料。
白帝显然站蒸汽派这一边,而且他采取了实际行动。
他在黄埔港建了一座超级船坞,开始造大型蒸汽船,而且一艘比一艘造的大,让匠人们积累造船经验。
材质也逐渐由木材过渡到钢板铆接,用上了焊接工艺,终于杜绝了船体漏水的情况。
风帆派也意识到木船的瓶颈极限。
他们造的最大一艘风帆运输船,达到了60多米,三桅杆加一船头斜帆,排水量5000吨,能容纳船员一千两百多名。
光是造这么一艘船,就砍伐了8000棵橡木树。
而且船身龙骨是三根金属柱拼合而成,木龙骨已经无法承担船身重量。
再往大了造,用木材就不现实了。
而用上了钢铁船身,风帆动力就跟不上了,采用大功率的蒸汽轮机是更为合理的选择。
目前白帝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煤炭、钢铁、石油资源管够。
白帝姬家舰队的第二艘旗舰,是一艘长80米、宽12米的钢铁蒸汽游轮,名为大洋号。
由于是过渡产品,详细参数就不细说了。
不过话说回来,在白帝心中是过渡产品,其实它的尺寸一点也不小。
可以想象成一栋20多层高的板楼,横躺的大小。
这艘船下水的第二天,黄埔港的船坞,就开始新建150米的万吨级环球号游轮了。
大洋号上值得一提的是,它首次采用了隔水舱设计,设有六个隔水舱,就算撞上暗礁船身漏水了,损管及时也不会沉。
分为主甲板、上、下三层甲板。
主甲板前侧为观测甲板和探险装备储存区
中部为锅炉房、烟囱和机舱,船用发电机也安装在这里。
后部为乘客娱乐区。
上层甲板设有舵楼、导航室,以及观景甲板
下层甲板是燃料舱、储备物资区和宿舍区。
大洋号排水量2000吨,是宝税号的两倍
可以携带燃煤储备500吨,能在海上自持航行15至20天。
这个续航能力,横跨太平洋有些勉强,从黄埔港起航,需要中途到夏威夷岛补给一次。
两艘60米级风帆战舰随航,共同携带补给品,以及承担意外救援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