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愿能以此身为驱使(1 / 2)

确实,对于会景,不论是阿璀还是关渡,总不愿意他始终以关家奴之名与关家绑在一处。

只是会景当初是阿璀留下的,关渡也不会自作主张决定他的去留,如今阿璀既然已经安排好了,那便最妥当。

“会景先前与我说起,他有意参加科举,但我瞧他略有犹豫。我劝他顺从本心,也不知他最后选择如何。”阿璀问道,“不知会景可与您说过他的想法?”

“也与我提过。”关渡道,“他应该是已经决定去试试了。”

对于会景最终这样的选择,阿璀并不觉得吃惊。

会景虽看起来性情跳脱,甚至有时候颇有些不着调的模样,但其实心中自有乾坤,他会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的。

阿璀笑起来:“那依祖父看,会景若参加科举,可有几分上榜的可能?”

“不好说。”关渡道。

关渡这意思,其实基本就表示此次科考,会景便是参加,上榜的可能性也不大。

阿璀也知道,只是还是有些小小的失望在心里:“会景开蒙太晚,也只是到咱们家之后,才得祖父教导一二,他虽聪颖,这些年也颇刻苦,只是基础不够扎实,如何能与那些自幼苦读的学子们去比?”

“所以,以会景如今的才学,只能说去试一试。毕竟大渊的第一次科考,谁也不知道州府地方的人才质量如何。若他运气好一些,也不是没有上榜的可能的。”关渡语气平淡。

经年战乱,人才凋零。若首次科考没有太多人应试,会景也不是没有机会的。

“其实即便此次会景最后不能中榜,他只需埋头再读三年,至多六年,也有十之七八能中的可能了。”

阿璀点头,她虽想为会景谋个前路,但偏偏会景选择去走科举这条路。

对于大渊而言,既行科举制,定当守“公平”二字,便是阿璀也不可能在其中有所转圜。

所以这条路说到底,还是得他自己去走。

阿璀道:“祖父若有暇,不妨指点会景一二吧。”

“好。”关渡几乎未有犹豫,便应下了。

其实会景对关渡来说,也算半个弟子,会景如今所学,可以说有一半都是来自于他的教授。

能得祖父应诺,阿璀也放下心来。

又道:“还有一事,会景的户籍,是落在金陵泸荷县了,后面他可直接参加泸荷县的乡试,也很方便。只是他如今虽是良籍,但在京中却并无住处,虽说一直留在关宅倒也无碍。但我观阿兄的意思,有意想请祖父主持初次的会试,而会景既然是要参加科考的,若他继续留在关宅,往后定然是会被人注意到的。那时若会景凭着自己的才学得中,也必会有好事者质疑会景与祖父的关系,想来对祖父对会景都不是件好事。”

“你说的,确实在理,我先时也想到此处。会景毕竟在我身边这么多年,我也视之为子侄,我虽可直接为他置办一处房舍,但在此之前,也要问问他自己的意思。”关渡道。

“殿下与先生不必为我之事费心。”外头送了餐食进来的会景,恰听到关渡这句话,放下餐食,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