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知秧点头:\"是啊,为医之道,贵在传承。这不仅是技术的传承,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
夜色渐深,她依然在书房中写作。这次是一部特别的着作:《医政心得》,专门记录她将医道理念运用于治国的经验。
\"你看,\"她给萧远珩看一段文字,\"为医如为政,都要有'治未病'的意识。与其救急,不如防患。这个道理,我们当年在朝时就是这么做的。\"
次日清晨,她带着弟子们在药园巡视。每一株药材都要仔细检查,既是教学,也是传授经验。
\"你们要记住,\"她指着一株生长茂盛的草药,\"种药如养民,既要勤劳,更要用心。光有技术还不够,要懂得爱护和珍惜。\"
正午时分,几位老臣结伴来访。看到她专心教学的样子,不由感慨:\"这比在朝堂上更像您了。\"
叶知秧莞尔:\"是啊,这才是我的本心。当年在朝虽立下了一些功业,但最重要的,还是要培养人才,传承理念。\"
午后,她审阅弟子们的医案记录。每一个病例都要仔细推敲,既要看诊断用药是否得当,更要看是否体现了医者的仁心。
\"这个病人虽然贫困,\"她指着一份医案,\"但你们依然用了最好的药。这很对。医者救人,不能因贫富而异。\"
傍晚,她召集几位资深弟子,商讨如何完善济世堂的传承制度。
\"要建立完整的考核体系,\"她说,\"不仅考医术,更要考医德。让这份事业能够代代相传。\"
夜深了,济世堂的灯火依然明亮。叶知秧在写给后人的序言中写道:
\"医者,济世为怀。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这颗仁心永远不能改变。望后来者能记住:悬壶济世,不只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责任。\"
月光如水,照在她的案头。多年来的心血都凝结在这些文字中,等待着后人去继承和发展。
\"你觉得后人会理解吗?\"她问萧远珩。
\"会的。\"他坚定地说,\"就像当年你的改革最终被人理解一样。真理和仁心,总会得到认可。\"
叶知秧欣慰地点头。她知道,这些心血不会白费。医道的火种会在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这就是她能留给后世最宝贵的财富:不是权势显赫,而是仁心济世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