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李昭卸下兵权,无忌染指军队(1 / 2)

银枪白马战大唐 赵锦唐 1211 字 23小时前

李治改元永徽后批阅的第一个奏折就是李昭呈上的!

李昭深知他掌握天下兵权,而李治并不是李世民,哪怕李世民临死前再三叮嘱,李治也做不到完全信任李昭。

兵权是个好东西,但也是凶器!如今天下已定,马放南山,并无战事,他李昭还拿着兵权干什么?

接下来好像只有造反这一条路可以走,可是他根本不想造反,那这兵权就是把他架在火上烤,让李昭如坐针毡!

这日太极殿上。

他对李治说道,“陛下!李泰谋反一案,臣子雷牵扯其中,虽是歹人利用,但也难逃其罪,陛下未治臣一家之罪,已经是法外开恩,臣实在是无地自容!请求卸下这天下兵马大元帅之职!”

而李治却不准,他对李昭说道,“哎呀!姑父啊!父皇和姑母已经先后离朕而去,你是我大唐的顶梁柱,父皇离开前亲手将我托付与你,你怎么能在这个时候撒手不管?至于李雷一事,就此过去,不必再提!”

这可把一旁的长孙无忌急坏了,心说陛下啊陛下他李昭主动辞去兵权,这是好事,你为何不顺水推舟?

无忌急忙道,“陛下!洛阳王言之有理!李雷虽然是被利用,但终究犯下死罪!如果不对洛阳王加以惩处,恐怕难以服众!”

说罢,他又对李昭一笑,“洛阳王!老夫可不是针对你!一切为了陛下!一切为了大唐!”

李昭笑着回应,“长孙大人放心!本王完全理解!完全同意长孙大人所作所为!一切为了陛下!一切为了大唐!”

然后再次向李治请辞,并跪倒在地,交还元帅大印!

李治心中暗喜,哼!朕就知道根本不需要朕出手,长孙舅舅自然会出来说话,借他之手除去李昭兵权!岂不美哉!

于是他故作为难道,“哎呀!这天下兵权交给姑父,朕本是再放心不过,可既然姑父执意辞去,那朕就暂且替姑父保管这方大印!”

于是有侍臣收回李昭元帅大印……

要说李治这个人是极为复杂的,中国古代小说文学有一个弊病,那就是极容易脸谱化,简单的说就是坏人皆坏,好人皆好,一杆子把人拍死!

然而我们都知道人性本就是复杂矛盾的存在,普通人尚且如此,何况是帝王?

说李治懦弱他却敢在老父亲在世时候就勾搭武媚娘,说李治不孝,在李世民病重时又能端汤递药,以及后来的悲伤不已。

说他不顾亲情,他又能看在姑母的面子上放过李雷,不追究李昭,可说他至情至性他又在李雷夺门时,试探李昭,甚至让李昭亲手杀掉自己的儿子以证明忠心!

说到底,一代帝王任何行为都是为了皇权而服务,那天在玄武门,李治未必就是真想让李昭杀掉李雷,不过是胡萝卜加大棒,打个巴掌给个甜枣的驭人之术罢了!

其实也容易理解,李治初登大宝,刚临帝位,面对一众贞观时代的骄兵悍将难以驾驭,力不从心,担心不能威服众人,而李昭正是这类人的代表,李治不过借此机会敲打众人罢了……

这边刚刚收回大印,听李治又说道,“本次宫变,暴露了长安皇城十六卫存在缺陷!朕欲整顿禁军,改原左右武侯卫为左右金吾卫!重新设立大将军,二位以为如何?”

李昭此时自顾不暇,怎么会反对?他知道这是天子李治要在军中安插自己的亲信。

点头同意道,“陛下所言极是!”

长孙无忌道,“陛下圣明!”

李治继续道,“此次宫变,薛仁贵誓死护卫,功劳不小,忠心可鉴!朕欲以薛仁贵为左金吾卫大将军,以后掌管宫城安全,二位以为如何?”

李昭自然没有意见。

却听长孙无忌道,“臣无异议……”

李治刚要设右金吾卫大将军,心说这样就可以初步掌握忠诚于自己的一支部队,正在窃喜。

却听长孙无忌道,“陛下!臣举鉴一人可为右金吾卫大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