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渔夫抬起头,看了看林宇,笑着说:“是啊,小伙子。我在这长江里打了一辈子鱼了,都习惯了。”
林宇好奇地追问:“大爷,那长江里的鱼是不是很多种啊?”
老渔夫咧开嘴笑着说:“那可多了去了。有草鱼、鲤鱼、鲫鱼,还有一些比较名贵的鱼,像鲥鱼、刀鱼,不过现在鲥鱼和刀鱼数量越来越少了。以前这长江里的鱼啊,那是成群结队的,一网下去能收获不少。现在可不一样喽,环境变化加上过度捕捞,鱼的数量少了很多。”
林宇又接着问:“大爷,那运河里能打到鱼吗?”
老渔夫耐心地回答:“运河里也有鱼,但种类和数量都比不上长江。运河里的鱼大多是一些鲫鱼、白条之类的小鱼。以前运河边的居民也会在河里捉鱼改善生活,但现在大家都比较注重保护运河的生态了。”
林宇看着老渔夫那双粗糙的双手,满是敬佩地说:“大爷,您在这长江上捕鱼肯定经历了很多故事吧?”
老渔夫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回忆,缓缓说道:“那可不。我年轻的时候,遇到过好几次大洪水,江水猛涨,船都差点被冲走。那时候真的是惊心动魄啊!但也有丰收的时候,有一年鱼特别多,我卖鱼的钱足够家里一年的开销,全家人都高兴坏了。还有一次,我在江上救了一个落水的人,当时也没想太多,就觉得不能眼睁睁看着有人在江里出事,人命关天嘛。”
林宇竖起大拇指,说道:“大爷,您真了不起。”
老渔夫摆了摆手,谦虚地说:“没什么,在这江上生活久了,对这江水有感情,也知道它的危险,能帮一把是一把,这都是应该做的。”
林宇继续在交汇处附近探索,他看到岸边有一块古老的石碑,上面的字迹因为岁月的侵蚀有些模糊,但还能勉强辨认出一些关于运河和长江航运管理的记载。他正仔细端详时,一位路过的学者模样的人停了下来。
“年轻人,对这块石碑感兴趣啊?” 学者好奇地问道。
“是的,先生。我想了解一下这上面写的是什么。” 林宇回答道。
学者走近石碑,仔细看了看,说道:“这上面记载的是清朝时期关于运河和长江交汇处航运管理的一些规定,比如商船的停靠位置、货物的检查流程等。这反映了当时政府对这一重要交通枢纽的重视和管理。从这里也能看出,当时的航运已经有了比较完善的制度体系。这对研究镇江在运河和长江航运历史中的地位有很重要的价值。”
林宇虚心地问:“先生,那现在这方面的管理和以前有很大不同吧?”
学者推了推眼镜,说道:“那是天壤之别。现在有了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技术,比如卫星定位、电子监控等。船只的航行更加安全有序,货物的运输也更加高效。但是以前的一些管理理念和经验,也为现在的航运管理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比如对航道的维护、对船员的培训等方面,都能从历史中找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林宇和学者交流了一会儿后,再次望向那运河与长江的交汇处。他心中对这两条伟大的水道又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敬意,他知道,这里不仅仅是一片壮观的自然景象,更是承载着无数历史、文化、经济等多方面意义的重要地方,他期待着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能继续深入探索镇江这座与运河和长江紧密相连的城市的更多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