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f</b> 让张居正没有想到的是,向他发起了进攻的不是京师的其他大臣,不是御史,不是外戚,也不是宦官,而是山西的几名被裁撤的衙役。
关中这个地方,由于气候变化、荒漠化和水利设施的老化,如今已经算不上是粮仓了。
陕西在大明治下的诸省中,能够自给自足就不错了,有时候还需要其他省份周济。
这两年陕西的日子不好过。
先是关中大地震,大量百姓流离失所,就连陕西官员都被震死了一大片,而明廷的救灾工作又缓慢又腐败,至今地震中心的华州地区还是一片废墟。
紧接着又是上皇迁播到西安,秦王为了供养皇帝耗尽了家财,等到嘉靖走后秦王又加紧了对陕西百姓的盘剥。
天灾加上人祸,让陕西百姓本来就不太活得下去了。
张居正推进的考成法,要求各省各府各县的衙门,都必须要裁撤一定数量的“冗员“,淘汰掉一些末尾的官吏。
王二用,是陕西澄城县人,他为人仗义疏财,在县里很有威望。
去年关中又是大旱,王二用自家耕种的田地绝收。
王二用散尽了家财,给自己捐了一个县衙衙役的职位。
按照正常的发展轨迹,王二用可能被县衙这一口大染缸给染黑了,变成了一个盘剥百姓的恶衙役。
也有可能他保持本心,在县衙勉强糊口混个日子。
可王二用撞上了考成法。
王二用今天一上衙门,就被喊到了上司丁典史的房间。
“王衙役,有人检举你受贿。”
丁典史将一份画押的文书递给王二用,王二用并不识字,他根本看不懂这份文书上的字。
他立刻辩解道“大人,俺冤枉!”
丁典史却严肃的说道“张丞相三令五申,要求地方官吏廉洁奉公,你这样的人败坏官府声誉,没有将你投入监牢就算是县太爷恩典了,你还敢喊冤!”
王二用看着正气凛然的丁典史,又想到自己为了打通他的关系,给他送了那么多银子,甚至还将妹妹嫁给他当小妾,越想越是来气。
丁典史却自顾自的说道
“县太爷开恩,只需要你将赃款退到县衙,就不追求了。”
王二用咬着牙忍着怒火问道“不知道小人要退多少赃款?”
丁典史假装看了看供状说道“也不多,就是十两银子。”
王二用憋着火问道“小人如果交不出这笔银子呢?”
“那就只能先收押了。”
王二用对着丁典史一拜说道“典史大人,能让小人回去筹备银子吗?”
丁典史为难的说道“最多一天时间。”
“一天也够了,多谢大人。”
王二用从丁典史的房间出来之后,并没有直接回家筹钱,而是来到了自己的公房中。
王二用感受到了同僚的指指点点,不过他在衙门内部人缘很好,倒是也结识了几个好友。
王二用偷偷拉着几名关系不错的同僚,很快就向他们打听到了情况。
原来裁撤吏员的事情被上级当成了任务,要求澄城县必须要裁撤掉几个吏员,而王二用这种关系不硬,在地方上也没有权势的衙役,就被列上了榜。
王二用已经猜到了这个原因,在衙门当中,他是做事情最认真的那一批人,可是每次分好处的时候都没有他。
谁让他后台不硬呢?
那些背景硬的衙役,平日里都不用来衙门上衙,好处依然是一点都不少。
王二用这种背景不硬的衙役,每天累死累死,做的还是脏活和累活,一旦有了好事肯定没有他,而一有倒霉事肯定会想到他。
末位淘汰看起来很美好,实际上淘汰的并不是最尸位素餐的人,而是最没有关系的人。
原因自然很简单,行政工作是很难客观评叛好坏的。
你做的都是缉凶,丈田,巡街这些难办的工作,每天都会做不好被上级批评。
人家做的都是整理资料书写公文的轻松差事,一年做下来都不会出任何差错。
这到底是谁做的好谁做的差?
就算是做同样的事情,分到的地方不同,结果就完全不同,上官心中都有好坏高低。
就比如去征税,穷苦遭灾的地方是最难完成任务的,大户草民都没钱,别说是借机盘剥了,就连完成县衙的任务都难。
风调雨顺的地方是最容易完成任务的,反正大家手里都有粮食,就算是孝敬你一点也饿不死自己。
王二用进了县衙都是做的脏活儿累活儿,对丁典史也孝敬不少,可最后还是敌不过人家关系深厚。
是啊,他一代人的努力,又怎么能抵得上人家几代人的积累呢?
王二用看着这几个同衙门的好友,他们都露出担忧的神色,这一次是王二用这个关系最浅的被裁撤,下一次可能就是他们了。
王二用离开衙门,却没有回家,而是直接去了县城里所有的钱庄。
如今贸易发达,陕西也开了大大小小的钱庄,不过这些钱庄主要业务倒不是为了方便商业流通,而是高利贷。
王二用将成立的钱庄都去了一趟,用自己县衙衙役的身份担保,各自借下了一笔高利贷。
这些钱庄并不知道王二用已经被县衙开革,看在他吏员身份上,纷纷都将钱借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