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国之命脉(1 / 2)

<b>inf</b> 对于陆添寿的请求,苏泽立刻赞同的说道

“地下印刷坊一定要保护好,这是我们在京师的舆论阵地。陆站长说的没错,京师距离江南太远,消息传递延时太久,而报纸最重要的就是热点,我们需要一份京师的报纸。”

在场众人也纷纷点头,报纸的重要性已经不需要苏泽多说,无论是稳定己方控制区,还是渗透敌占区,报纸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甚至苏泽多次夸赞熊五训练的报童,说他们“抵得上十万大军”。

在之前,京师市面上都是流传着从江南运来的《警世报》。

可是因为海运成本的问题,大部分商家都是每隔一段时间运送一个月的报纸,京师百姓看到的报纸都是一两个月之前的,新闻早就变成了旧闻。

而且这种运输方式环节太多,成本也太高,搞得京师情报站一直都在倒贴钱发行报纸。

苏泽看向陆添寿问道“这份新报纸的主编必须要从《警世报》的资深编辑中派,不过普通编辑可以在京师挑选,京师文人多,报纸可以约稿在充实版面,对于编辑人选,情报站有没有合适的人?”

报纸是舆论阵地,主编必须要用自己人,就算是现在京师为苏泽效力的官员他也是不信任的。

但是编辑和投稿人可以兼容并蓄,甚至也可以发一些反对东南的声音,这样报纸才有销量,同时辩论也能让百姓了解更多的思想。

陆添寿说道“属下有一个人选,也是咱们福建人,都察院的王用汲。”

陆添寿又补充了一句说道“这位王御史也是海瑞海大人的好友,为人刚正不阿。”

苏泽点头说道“我知道这个王用汲。”

陆添寿不再说话,如今整个东南都知道大都督不仅仅用兵如神,还是识人用人的天才。

无论是大都督看中的,还是大都督忌惮的,都是当世的顶尖人物。

比如申时行他们,他们还是举人的时候大都督就很看中他们,一直和他们交往,三人虽然年轻,但是已经展露出主政一方的才能。

再比如大都督一直夸赞的高拱张居正,如今都是明廷顶梁柱的人才。

既然大都督知道王用汲,那陆添寿自然不用多说了。

在苏泽穿越前的历史线上,王用汲和海瑞是莫逆之交,后来海瑞死后家里没有钱办丧事,都是王用汲出钱筹办的。

王用汲在张居正秉政之后,曾经上书弹劾过张居正滥用职权,最后一直被压在南方,最后做到了南京刑部尚书。

王用汲如今在京师担任御史,也经常不畏权贵上书弹劾官员,就连首辅徐阶也弹劾过。

苏泽问道“王用汲愿意吗?”

陆添寿说道“王用汲对明廷腐败多有不满,也接触过新学思想,属下可以试试。”

“只不过王用汲和海大人的想法差不多,对明廷还是存有幻想。”

苏泽点头说道“王用汲可以用,只要主编是我们的人就行。”

“报纸上多点别的思想也是没问题的,这世界上的道路有很多条,没有走过的路总有人想要走,越是不让走反而越是有人要走。”

“等到这些人知道这条路是死路,是绝路的时候,百姓就知道哪一条路是正确的路了。”

苏泽并没有因为王用汲的立场而拒绝用他,而是继续说道

“真理越辩越明,既然有人觉得朱明皇室可以改过自新,那就等着他们头上的皇帝回来,看看京师会变成什么样子吧!”

苏泽又对陆添寿说道

“等我们大军撤走之后,情报站的任务很重。”

“除了发行报纸之后,搜集明廷情报,保护京师进步人士,还有组织抵抗运动,这些工作情报站都要担起来。”

陆添寿露出一个憨厚的笑容说道“大都督,担子重了,这人员上是不是增加一些?”

苏泽说道“我留几个情报参谋给你,另外京师锦衣卫和东厂中,如果思想进步的可以吸收为外围人士,可以雇佣他们做事。”

陆添寿立刻笑着说道“多谢大都督!新报纸还请大都督赐名!”

苏泽想了想说道“京师发行的报纸,就以《京师新报》为名吧,在总编到位之前,头版可以转载一些《警世报》上的文章,其他版面可以先办起来。”

等说完了京师情报的事情,苏泽又看向许国问道

“京师的木材都运到天津港了吗?”

许国立刻说道“修建三大殿的木料,都已经运到天津港了,工部库存的大料也全部都运过去了。”

苏泽点头说道“这可都是上等的木材,先简单造成船拖回去浙江,这些可都是上等的造船材料,可不能再让明廷霍霍了!”

三大殿的木材都是从各地山中搜集的最上等的木材,其中不乏最上等的造船材料。

看到这些木材苏泽立刻下令全部通过北运河运到天津,然后组织京师的工匠制造成大船,然后拖运回浙江的港口拆成木材。

这种木材船肯定抗不出大风大浪,不过只要能拖回去一艘就是一艘,决不能让着明廷再浪费了。

苏泽又说道“登州是渤海出口,也是我们南归的重要节点,第一旅水师准备集结,一定要将登州港控制住。”

林默珺立刻领了命令,明廷在登州虽然有水师,但是平日里连缉私都做不到,根本没有拦截舰队的实力。

林默珺明白苏泽的意图,是想要占领登州港,这样就能形成一条前往大沽棱堡的稳定海上路线。

而登州也是明廷和朝鲜、倭国交易的口岸,如果控制登州,也能切断明廷这部分海运收入。

就在苏泽在京师筹备着有序退出京师的时候,七月十日,风尘仆仆的高拱终于赶到了徐州城。

这一路上,高拱骑马,在延平精锐骑手的保护下一路南下,他的大腿都已经磨破了,整个人满面的风霜,看到徐州城和徐州城外的大营,高拱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九边精骑还在徐州,那一切还有机会!

比起高拱的一路马不停蹄,负责宣旨的赵贞吉走得慢多了。

赵贞吉不愿意骑马,乘坐马车在红盔禁军的护送下前往开封,一路上还不断的接受沿途府县的宴请。

等到了开封府之后,赵贞吉改乘坐官船,慢悠悠的向徐州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