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皇帝自然不愿意,这件事也就没有了下文。
苏泽喊来亲卫,亲自监督搬运《永乐大典》,又制定了严格的运输和搬运程序,确保这些书都能运回东南。
他又喊来太监问道:“国史在哪里?”
太监立刻说道:“国史都在崇文馆中的国史馆中。”
“速速带我去!”
国史,就是史书了,苏泽在穿越前就是历史研究者,他当然知道历史资料的珍贵之处。
也幸亏皇帝和裕王离京匆忙,苏泽接管京师又快,这些东西才没有被破坏。
来到国史馆,苏泽立刻看到了几个慌乱的史官,以及存放国史的巨大库房。
天一生水,黑色代表水,所以藏书的建筑屋顶都是黑色琉璃瓦。
崇文馆国史馆也是肃穆的黑色屋顶,苏泽看到一排排史书。
这其中就包含了明代历代皇帝的起居注,以及根据起居注编订的各皇帝的《实录》。
不过明代修史的工作非常缓慢,嘉靖年间的实录只修到了正统年,后面的实录是在万历年间才修订完毕。
这些都是明代史料的第一手资料,苏泽自然不会放过,立刻下令将这些国史全部打包带走!
苏泽又喊来一名史官问道:
“元史呢?宋辽金夏史书何在?”
历朝历代都有给前朝修史的习惯,在明初的时候,朱元璋就下令让大学士宋濂、王袆遵照诏令,主持编修。
除此之外,元朝宰相脱脱,也在元大都(京师)编修了宋代的史书。
不过宋代的史书是宋史,辽史,金史并修的,也有非常高的史料研究价值。
史官立刻说道:“也藏在史馆中,大都督请跟我来。”
一行人来到了另外一间库房,打开这间上锁的库房,苏泽看到了成册的史书,他立刻挥手说道:“全部带走!”
除了《永乐大典》,翰林院的相关奏议,以及史馆中的史书之外,苏泽对宫中的其他东西丝毫不感兴趣。
他命令留守的太监封存皇宫,然后就带兵离开了皇宫,丝毫没有参观皇宫的意思。
宫中留守的这些太监,也基本上都是一些不得志的小太监,这些太监本来都准备投靠苏泽了,却发现苏泽根本对皇宫没兴趣。
这些太监反而有些无所适从起来。
最后一个曾经在胡公公麾下做过的太监求见了苏泽。
这个太监姓王,因为胡公公的牵连被发配到了掖庭,他见到苏泽立刻行跪拜大礼,苏泽让他站起来后,王公公小心翼翼的问道:
“大都督,自从那昏君西逃之后,皇宫中剩下的太监宫女要如何处理,还请大都督公断。”
苏泽放下手里的那一册《永乐大典》说道:
“我军已经发了告示,宫中太监宫女只要没有恶行的,都可以发放出宫,你们在宫里的财物可以带走。”
王太监小心翼翼的说道:“我们这些阉人和宫女,都是伺候人惯了的,宫女还能配人,我们这些太监可要怎么办啊?还请大都督给我们一条生路。”
苏泽看向王太监说道:“你们有手有脚,又怎么没有生路了?我知道你们的想法,无非是要给紫禁城迎来一位新主,让新主继续和朱明皇室一样吸血抽髓百姓,你们依然在新主身上为生。”
苏泽这句话已经说的很重了,王太监再次跪下来说道:“仆臣不敢!”
苏泽说道:“京师百姓能活,太监宫女也能活,大都督府已经下令,将京师皇庄和权贵的土地拿出来,给京师附近百姓授田。”
王太监一惊,京师附近不是没有土地,但是大部分好的土地都已经成了皇庄或者权贵的土地。
没想到苏泽上来就要拿出这些田来给百姓授田,这一步也太狠了!
百姓拿到了土地,既然是皇帝再返回京师,那百姓为了土地也要反抗皇帝收回土地。
王太监惊恐的看着苏泽,只听到苏泽继续说道:
“宫中的太监也按照男丁的标准授田,未曾婚配的宫女减半授田,婚配后按户授田。”
苏泽继续说道:“你回到宫里,将愿意接受授田的太监宫女名单送上来,不愿意可以继续住在皇宫。”
说完这些,苏泽就直接让人送客。
就在苏泽忙着在京师安定人心,将京师文档搬运上船的时候。
四月二十八日,一路狂奔到了延庆的皇太子裕王,在高拱的辅佐下召集了延庆周围诸军。
延庆是京师西北方向的重镇,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明廷在延庆设置了三卫。
延庆卫的战斗力还算可以,原来有驻兵三万,其中延庆右卫还有三千骑兵。
不过被杨博带走了五千人,延庆卫都指挥使毛文昭是洪武初年锦衣卫第一任指挥使毛骧的后人。
裕王拿着监国太子的印鉴,在高拱的协助下,又用带来的金银珠宝赏赐,迅速掌握了延庆卫。
手上有了兵,裕王终于有了一丝安全感,等到忙碌了一天的高拱返回临时王府,裕王立刻召见高拱。
“高师傅,接下来我们还要继续往西吗?”
高拱点头说道:“宣府是九边重镇,还有一支精锐骑兵留在边疆,此外大同是朝廷和俺达互市的地方,能够为北边骑兵提供战马,只要殿下能控制宣府大同,就有机会夺回京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