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知县笑着说道:“还需要等到新知县到任,交接了关防印鉴才会南下。”
正常升迁都是要交接后才能离任的,方知府属于特旨擢升,所以才那么快的离开,白知县还要继续署吏县中的事情,等到新的南平知县到任才能去赴任。
“南下?”
白知县笑着说道:“本官接下来要去广东广府做知府了。”
广府?不就是广州府吗?
苏泽眼睛一亮,广州可是大明南方最大的港口!
而且如今大明唯一和西方有联系的口岸——澳门,也在广州府的治下!
苏泽连忙说道:“广府乃南方第一重镇,恭喜白府尹了!”
高升的白知府心情非常愉悦,接受了苏泽的庆贺,最后说道:
“汝霖你要好好读书,明年是会试年,你是乡试解元,应该能中进士。不过你可以再读几年书,参与四年后的会试。”
白知府语重心长的说道:“我当年就是乡试考了多年,一考上举人就忙着去会试,最后虽然中了进士,但是科第太低,最后才授县令。”
白知县这个倒也不是凡尔赛了,科举第次对于前途影响很大,如果是一甲二甲的,年级又轻的,可以参加馆选,也就是翰林院的考试,一旦入翰林就为国之储相,也就是国家未来的宰相。
而剩余的可以充任言官,六科给事中和都察院御史责权极重,还会轮到鄢懋卿这样外出办事的差事,办得好回去就可以升官。
而白知县这种排名靠后的进士,只能从知县开始慢慢苦熬。
白知县也是有后台有关系的,才运作到了广州知府这个肥缺。
所以大明朝很多乡试成绩好的,都会等上几年再参加会试。
苏泽反正年轻,会试三年一届,就算是参加四年后的会是也可以。
不过白知府可不知道苏泽造反的想法,苏泽只是拱手说道:“多谢大老爷。”
白知县又说道:“过完年,汝霖就要去国子监入监,我们福建可以入南京国子监。”
苏泽点头说道:“我也准备先入南京国子监。”
“入监只是一个过场,不过这些年对在监举人考核严格,汝霖到时候再看吧,是在南直隶读书,还是居家读书。”
南平本地户籍的举人,如今基本都不在南平。
按照洪武爷的设计,考上举人就去国子监读书,只有在国子监的在监举人,才能参加会试。
可实际上,由于国子监日渐拉胯,大部分举人都不愿意在国子监上课,他们会选择游学或者居家。
这也是南平县除了致仕官员,一个冠带闲住的年轻举人都没有的原因。
白知县也曾经入过监,他又传授了一些如何在国子监摸鱼的经验,苏泽自然又是一番感谢。
白知府心情愉悦,他又说道:“那陶公公闹的阵仗挺大的,听说你和陶公公多有来往?这对我们读书人清名不利啊,汝霖慎之。”
苏泽说道:“陶公公是真的要为福建做事,如果因为他是太监我就反对他,那岂不是将个人一点名声放在百姓之上?吾不为也!”
“这次我来县衙,就是向大老爷陈述陶公公治闽江的方案的。”
苏泽拿出水文图,指着闽江说道:
“闽江交汇于南平,治闽先治闽江,治闽江在南平!”
其实白知县马上就要卸任了,本来是不想掺和治水这么麻烦的事情。
可是看在苏泽的面子上,他还是说道:“确实如此,不过汝霖你有什么建议?”
苏泽说道:“在九峰山后蓄水做坝,这里本来是三溪汇聚的地方,只需要挖通这么几个地方就可以蓄水。”
“若是上游发水,水坝可以蓄水防洪,若是枯水则可以将水坝中的水缓缓放下去赈灾。”
白知县仔细看着苏泽的方案,施工量确实不算大,设计也很巧妙,他叹息道:“汝霖大才!”
苏泽又趁热打铁说道:“这次钱是陶公公出,人手已经招募好了,只需要招工就可以现在台风来之前将蓄水工程造好,这也能算是大老爷任内的功劳,日后百姓建碑,定然也有大老爷的名讳。”
听到这里,白知县心动了。
那个读书人,能够拒绝被立碑记录下来的荣誉呢?
杭州上还有苏堤白堤,这都是千古名臣才有的地位。
闽江水患严重,白知县到任南平四年,闽江就发了两次水。
苏泽这个工程看起来靠谱,而且钱也有陶太监出,不算是滥用民力。
老百姓有钱肯定也愿意干,而自己可以躺着收功劳。
白知县这下说道:“那就尽快开工,那要请汝霖多费心,莫要闹出什么民变来。”
苏泽当场说道:“这个自然!”
苏泽从府衙出来,终于体会到了举人这个身份的好处。
举人的好处,不仅仅那些见官不跪的特权,也不是那点免税的好处。
嘉靖年对于优免控制还是很严格的,官方的田税不免,免的只是丁役。
也就是投献在苏泽名下的百姓可以免除朝廷的差役徭役。
举人的免役也只有两人而已,其实这就和县学生每个月二两银子的廪食差不多,算是最基础的福利。
举人最大的福利就是身份。
考上举人,就有了官员身份,和那些官员的关系就是官和官的关系,不再是之前官与民的关系。
这就是官僚系统的自己人了。
而作为自己人,就有了影响力,比如苏泽就可以影响白知县的决策,而只要苏泽开口,县里可以随便给长宁卫弄点福利。
这也是很多举人为祸乡里的权利来源,县衙的老爷经常换,来了都要和当地举人保持好关系,这些居住在家里的举人就可以影响当地官员,形成所谓的乡绅豪强。
苏泽感慨一声,也难怪大明地方势力尾大不掉。
紧接着苏泽又去拜会海瑞,将他受到方知府推荐,升任淳安知县的消息告诉了海瑞。
作为读书人,海瑞自然也想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能主政一方自然也是非常高兴。
接下来,苏泽换上粗布衣服,带着方爱竹和长宁卫一干护卫他的乡勇,一头扎进了九峰山附近的田庄。
这是苏泽踏入南平附近乡村,开始的第二次乡野调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