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鸟铳的刺刀和后世步枪的刺刀不同,鸟铳的刺刀是插进枪膛里的。
因为要插进枪膛里,所以鸟铳的刺刀基本上是作为最后的战斗手段,也就是在子弹药火用完了之后,上去拼命用的。
不过苏泽改良的刺刀,是套在鸟铳枪管上的,这也就意味着可以装备着后,依然可以进行射击。
林默珺眼睛一亮,如果鸟铳手装备了刺刀,那不就成了长枪兵了吗?
那样就不害怕倭寇的突进战术了!
林默珺笑嘻嘻的拿着《刺刀操练方案》离开,苏泽又有了新的思考。
苏泽之前不拿出刺刀来,原因是刺刀并没有想象中的这么有用。
刺刀其实出现的很早,因为欧陆最早的火枪是配合长枪手一起使用的,在长枪手被淘汰之后,给火枪手装刺刀就成了很自然的选择。
当时俄国的军队普遍喜欢使用刺刀,俄国将领苏沃洛夫有一句名言,“刺刀是好汉,子弹是笨蛋”,当时的俄军更喜欢刺刀冲击。
可是事实上并非如此,刺刀在成熟的热武器战场上,作用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拿破仑就曾经统计过受伤的士兵,98%的士兵都是被子弹所伤的,只有2%的士兵是被刺刀所伤。
所以从这个时候开始,拿破仑主动取消了横队火枪手中的刺刀,而专门成立刺刀纵队,主要作用也不是杀敌,而是冲进去打击敌军的士气。
可是兵法是死的,人是活的。
拿破仑战争时期,已经是热武器对轰的时代了,但是如今却不是。
对付喜欢使用突击战术的倭人来说,刺刀是相当不错的防御战术。
刺刀冲锋也是打击对方士气的很好手段,苏泽发现自己犯了书本经验主义的错误,制定战术还是要因地制宜的。
西方战场上平原会战比较多,演化出大量的列阵作战,到了近代更是诞生了闪电机动作战的战术。
但是在东方战场上,因为地形复杂,游击战术则更加实用。
而即使在二战的东方战场上,拼刺刀依然是敌我双方都需要认真操练掌握的战术。
苏泽检讨了自己先入为主的错误,就听到系统提示音。
【总结“因地制宜”,兵法技能经验+40,v4,41/400】
又涨兵法技能了,看来还是要和林百户多交流啊!
每次和林默珺交流,苏泽都能涨一波兵法技能,难道她就是传说中的“经验宝宝”?
看着就要快要到v5的兵法技能,苏泽又多了去校场的想法,东南地区的局势越来越不安定,早日将兵法技能肝到v5,也能让长宁卫更强大。
接下来的日子,苏泽一边在卫所读书,一边泡在卫所校场练兵。
林默珺确实一个非常优秀的“经验宝宝”,每次和她交流都能让苏泽涨一波兵法的经验,苏泽不由的感慨,自己真的是捡到宝了。
苏泽除了和林默珺交流兵法,还会教授普通士兵识字,每天让他们总结操练的经验。
和冷兵器时代相比,火器时代对于军官的需求更多。
而苏泽本来就是打算将长宁卫的鸟铳队打造成军官团,所以苏泽都是以基层军官的标准来训练他们。
林默珺似乎也看出了苏泽的想法,也会在每天操练完毕之后,和士兵们将如何带兵练兵的心得。
苏泽和林默珺相谈甚欢,兵法经验也蹭蹭蹭的上涨。
加了智力之后,苏泽原本每天读书只能涨10点科举经验,现在每天读书可以涨12点经验。
这么总结下来科举这一类技能确实受到智力的加成,想要更快的肝科举技能,确实要点更多的智力属性点。
苏泽准备接下来的属性点全部都点智力,明年是乡试之年,乡试一般是三年一次,如果赶不上明年的乡试,就要再等三年。
一般童子试过了就是乡试,苏泽要在乡试之前将科举技能肝到v10,就必须要提高每日读书的效率。
时间不够用啊!
除此之外还有研发火器,修建水利设施,刷医术、骑术、射击等技能,苏泽每天恨不得把时间掰成两半用,依然觉得时间不够肝。
推荐给于宗远的书铺掌柜人选终于定下来了,是经常在宗祠办事的林显亮,在长宁卫大家都叫他阿亮仔。
林显亮也是读书一些书的,之前都宗祠帮着家老阿公处理宗族的事情。
之前林显亮看守芦田,被背山陈氏的族人夜袭打伤了之后,一直都在家中养伤。
为了补偿林显亮为宗族做的贡献,林显亮也分到了一片芦田,就在苏泽的芦田旁边。
因为苏泽没什么时间打理芦田,所以林显亮在养伤的时候也会帮着苏泽打理芦田,之前用来精制盐的干芦苇,就是林显亮割了送到家庙的。
后来苏泽在家祠讲课,林显亮也是听的最认真的,加上他能写能算,确实是书铺掌柜最好的人选。
而苏泽给林显亮介绍这么好的工作,林显亮自然对苏泽感激不已。
今天是六月二十日,苏泽分别给四人写了推荐信,又让林显亮带上了印刷出来的五十份《拍案惊奇》报纸,就由林显扬带队,前往县城报道。
林显扬包裹里还有嫂子陆氏给他缝制的皂色公服,在县城为吏是要自己准备公服的,林显扬感慨还是嫂子想的周到。
这一次七人前往县衙当差做事,自然不能再借宿在别人家里了,家老阿公从家祠拿出一笔钱,让他们在县城租个小院子,等到日后安顿下来再在县城买房。
家人分别各自有不舍,不过能从卫所去县城,总是一件好事,等七人告别之后,长宁卫暂时恢复了平静。
苏泽回到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为肝技能的生活中。
林显亮拿着推荐信找到了于宗远,于二公子热情的接待了他,亲自带着他去书铺,宣布他成为新任掌柜的。
林显亮听从苏泽的吩咐,将日常的工作交给伙计继续打理。
他在书铺外支起一个书架,将《拍案惊奇》报挂在书架上。
与此同时,黄时行的报纸《文苑新韵》也雕版印刷完毕,这一次他足足印了二百份,都是印刷精美的小册子。
黄时行志得意满,明日就是他士林扬名的日子了!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