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4章 中华茶道,医局(2 / 2)

不过于宗远主动送上门来,正是打探消息的好机会,苏泽装模作样的掐指算了算说道

“于兄,这徐书吏和你家牵涉极深啊。”

于宗远一惊,徐士盛虽然和于家关系密切,但是于宗远是在徐士盛死了之后,父亲发了好大的一通火,才知道徐士盛在父亲心中地位竟然这么高。

苏泽只是掐指一算,就算到了徐士盛和于家的关系,于宗远更是相信苏泽是真的“道行”的。

苏泽又说道“徐书吏的死,也连累了你家的气运,你这次去福州城,怕是得不到想要的结果了。”

于宗远连忙祈求说道“苏兄救我!我为了等你拖了几日才出发,要是差事再出了差错,怕是要被我爹打死了!”

苏泽摸着茶碗说道“怕是贵府要破财消灾了。”

听到破财消灾,于宗远反而淡定了,不就是花银子吗!

反正目前于家的产业也和自己没有一分钱关系,只要能办成事情,多花点银子算什么!

于宗远突然又有了别的心思,万一诅咒不死兄长,是不是可以乘机从中再赚上一笔,给自己分家后多攒一笔本钱?

于宗远郑重对苏泽一拜,又掏出一个包裹塞进苏泽怀里说道

“这是我的一点心意,苏兄等我从福州城回来,再在邀月楼设宴请你!”

说完这些,于宗远立刻走出茶摊,坐上马车向这福州城匆匆而去。

苏泽打开包裹,又是一枚二十两的束腰银,只能感慨这位于二公子真的是爆金币的好“np”。

苏泽此时真心希望,延平卫于家能撑过这次清军,这么好骗的冤大头可是不多的。

进了南平县城,果然城内的气氛比上次紧张了不少。

行商们都行色匆匆,平日里在城门口抽税的税吏和讹诈客商的城门守军,此时都没了搞钱的心思,倒是加紧了对路引的盘查。

好不容易排了长队进了城,原本热闹的城门前大街上没了往日的热闹,那些聚集在这里的罗汉脚们都不见了踪影。

苏泽不知道这些罗汉脚们都成了香饽饽,不仅县衙的壮班拉丁,让他们披上衣服成了差役。

城内的大户也都拉拢这些罗汉脚,请他们看家护院。

特别是那些城外有庄子的地主,虽然他们能躲进城内,但是城外的庄子也需要人看护,于是开出大价钱让这些罗汉脚去做护院。

苏泽并不知道,自己装作倭寇袭杀徐士盛,竟然引起了这么多的连锁反应。

此时还没到下午报道的时候,苏泽准备先在城内逛逛,看看能不能学会什么新技能。

首先要去学习的是医术,乱世将至,学会医术不仅仅保护自己,也能医治其他人。

在进城之前,苏泽向林显扬打听过了,南平城内有两家医馆。

一家是官府的惠民药局,一家则是在南平县世代行医的邵家医馆。

惠民药局从北宋王安石变法之后就已经出现,宋代时立时废,到了元代才开始常设。

大明建立后,惠民药局和养济院(养老孤儿院)和漏泽园(公墓),都成为城市标配的设施。

只是可惜的是,等到清军入关之后,各地的惠民药局被捣毁,这项惠民政策就此废除。

在大明前期,惠民药局还是相当不错的,那时候药局有自己的药田,还有专门的医户世代行医,免费给百姓看病开药。

不过等到了成化年,成化帝在历史上的风评类似于汉之文景,算是一个比较宽厚的帝王。

但也和文景类似,在宽松的执政风格下,各地基层迅速豪强化,明初还执行的不错的抑制兼并政策,在成化年间也迅速放松,鱼鳞清册也是在这个时候逐渐失真,最后朝廷彻底失去了对基层的控制。

成化年间还有一项政策,就是允许官府出售官田。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各地官府开始将掌控的官田售出。

其实这项政策也不是不合理,当时官田耕种效率低下,还需要派人管理,租种官田的佃户往往世代霸占田地,只向官府交很少的税。

而当时各地衙门人员正在飞快增加时期,衙门经费日渐枯竭,而朝廷的各项工程又要钱。

在朝廷不给钱的情况下,各地衙门只能将手中的官田出售出去。

结果就是成化年间官田数量急剧减少,大量官员和亲属都乘机买田,地方豪强更是鲸吞上等的官田。

惠民药局的药田也是在成化间被卖出去的,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失去了廉价药材的惠民药局,也逐渐变成了只能看小病的诊所。

而医户制度的松动,要让大量医户迅速流失,要么自己开设药店医馆,要么干脆就放弃从医改为科举。

苏泽想了想,还是决定先去惠民医局看看,自己只是来白嫖技能的,又不是真的要看病。

惠民药局设在靠近西门的地方,距离府衙不远,苏泽牵着马很快就来到了惠民药局前。

不得不说,作为大明朝样板工程,惠民药局的门脸还是不错的。

高大的牌楼上书“惠民”二字,据说这是全国统一样式,都是洪武皇帝亲笔手书。

不是说现在惠民药局衰落了吗?看着这个门面的样子,应该是日常维护的不错。

苏泽走进惠民药局,只看到药局中空空荡荡,只有寥寥几个病人。

【发现地点药局,可以学习技能“医术”,是否学习?】

“学习。”

学习到了医术,苏泽正准备离开,医局正门走进来两个人,挡住了苏泽出去的路。

身穿医官服侍的老者,正在毕恭毕敬的跟在一位身材纤细的锦衣公子身后,点头哈腰说着些什么。

女扮男装?

苏泽很快注意到这个锦衣公子的走路姿势,她的扮相比林默珺的还不如,身上还有淡淡的脂粉味,大明朝女扮男装这么普遍的嘛?

不过想想这个时代的风气就是如此,现在江南地区每到了节日,闺阁中的女子就穿男装相约踏青,各种艳情公开印刷发行,甚至有文人专门写这种书为业。

福建沿海,明代之前还有女性当家的传统,朱熹就批评过自己家乡“引伴为妻,野合私奔”,福建的风气还是偏向开放的。

不过能够穿男装出游的,估计是官宦士绅人家的女眷。

自由的风气也只能上等人玩玩,普通百姓玩就会被礼教坑死。

苏泽也不想惹麻烦,本想要绕着离开,却被两人的谈话吸引了注意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