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中药加减化裁和炮制(1 / 1)

沈卓然讲完了药物的配伍,笑着问沈学文:“老爸,其实您是老中医,我这有点班门弄斧了。”

沈学文轻轻摇了摇头:“儿子,你说的这些,虽然大部分我都知道,但也有一些我不知道的。这里面有你自己的理解和领悟,说明你真的是用心学中医了,这个学习态度是很重要的。”

“不管是学中医,还是学其他的学科,包括学习什么技术,能否全身心的投入是成功的关键。”

“就拿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来说,最早医圣张仲景写的是《伤寒杂病论》。但是非常可惜, 这本书在流传过程中逐渐散失了。

“到了晋代,太医令王叔和对其进行了搜集、整理和编辑, 其中关于伤寒病的部分被整理成《伤寒论》, 而杂病部分则逐渐演变为《金匮要略》。 ”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分开后,成为了中医经典中的两部重要着作,分别对伤寒病和杂病的诊治有着系统而深刻的阐述,对后世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传最早《伤寒论》记载的是113个方子,用中药82种,也有说法是用中药76种。当然,因为在流传过这种散失的原因,具体用药多少种无法确定,大概数量应该上下差不多少。”

“《金匮要略》据说上面记载方子是262首,比《伤寒论》多,但《金匮要略》书中有很多方子适合《伤寒论》是重复的。两本书除去重复的药方,共有178首方剂,用中药151种。”

沈学文讲到这里,语重心长的对沈卓然说道:“儿子,其实我们搞中医的,根本就用不到那么多方子,也用不了那么多中药。以我20多年的行医经验,熟练掌握常用药五六十种,能熟练使用几十个经典方子,就足够给人看病的了。”

沈卓然等老爸说完,认真的点点头说道:“老爸,您说的太对了!”

“中医用药贵精而不在多。只要把几十种常用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沉浮,药物归经,中药配伍,以及中药的剂量都整明白了,那绝大多数疾病都能够手到病除,包括一些疑难杂症。”

“而且《伤寒论》中有的方子经过加减,可以变出很多种方剂来,包括也可以从原来的方子中经过加减化裁,自己创造一些中药方剂。”

“您看,伤寒论中常用的中药桂枝,经过加减化裁,就可以衍生出包括着名的桂枝汤,桂枝甘草汤,桂枝附子汤,小建中汤等20多个方子,治疗几十种疾病呢。”

沈学文听了不住的点头,又补充说道:“还有中药的不同泡制方法,对于药性也会起到一定的改变,自然对于治疗的病症也会有所变化,这一点也是不能忽略的。”

“比如说中药甘草,加工炮制成炙甘草,二者虽然都归于心经、肺经、脾经、胃经,都有补脾益气的作用,但对疾病的其他作用也会有所不同。”

“甘草对于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的作用比较强,对于外感风寒感冒引起的咳嗽痰多,咽喉肿痛等效果比较好。”

“而炙甘草对补脾和胃,治疗中焦虚寒的病症有一定的疗效,而且对于心悸,心律不齐等心脏性疾病效果比较好。”

爷俩正在兴致勃勃的探讨着,交流着。诊所的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了,一位40多岁的中年女士走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