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周星驰跑过龙套,“跑龙套”是怎么来的?(1 / 2)

有一个词语,叫做“坐冷板凳”,

就是说在一些单位里面,

那些不被重视的人,

就称之为“坐冷板凳”的。

它是怎么诞生的呢?

这个词语和那些唱戏的还有关系,

在戏班子的各种行当里有演戏的,

有敲锣的。

一般都是演员在台上表演,

那些敲锣的在舞台两边,

而且被一块布遮掩着,

所以,台下看戏的人,

是看不到敲锣打鼓的人的。

特别是一些锣鼓起到的作用不可小觑,

如果台上只有演员扯着嗓子唱,

气氛肯定是不够的。

人们坐在一条很长很长的板凳上。

但是如果敲锣打鼓的人,有事出去了,

那锣鼓声就会停个几分钟,

这个时候,

就算有演员在台上唱也非常冷清,

因此,人们渐渐将那种情形称之为“冷板凳”,

后来就把这个词语引申过来,

指代那种备受冷落的人。

大家都知道,周星驰是从跑龙套开始的,

但是很多人都知道跑龙套这个词语,

但是不知道它具体含义。

跑龙套,本来的意思是指,在戏曲表演中拿着一根旗子,不停挥舞的无名小卒的角色,

后来,比喻一个人,在某个行业做的一种无足轻重的事情。

但是根据戏剧学家考证,

这个“龙套”指的是一种戏服,

上面会有龙纹。

在戏剧舞台上,一般穿这种衣服的演员,虽然能够在台上走来走去,

但是他们没有台词,

所以人们把这种人称为跑龙套。

但是,现在有很多新人,在剧场里面或者剧组里面,跑龙套,

他们通过这个过程,锻炼了非常扎实的基本功,

也强化了一些表演技能。

当他们的水准达到一定程度之后,

导演就会安排他们去担任其他的角色,

慢慢的,

他们就可以从龙套成为配角,

又从配角成为主角。

在现代的剧组里面,

已经没有人把龙套和主角、配角分的那么清晰,

一般在人手不够的情况下,

有很多次要的演员都会跑一跑龙套,

有时候一个龙套虽不起眼,

但是对剧情的推动,却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我告诉你,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本书,曾经引发了一场战争,

就是这本书的名字叫做《汤姆叔叔的小屋》,

这本小说只有十几万字,

这本小说当时在《民族时代》这本杂志上面连载。

后来这本书这本小说又被结集出版,

在当时的美国国内印刷了40多万册,

此后又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在全世界流行,

至今人们还记得这本书。

这本小说采取穿插叙述的方式,

写了两对夫妇,

重点写了黑奴夫妇部分的命运和遭遇。

他们虽然很勤奋,

但是最终逃不出奴隶主的魔爪,

后来他们决定反抗奴隶主,

终于,在一次又一次的斗争之中,获得了他们应有的权利。

因为当时美国经过独立战争之后,

在南北形成了拥护奴隶制和反对、废除奴隶制的两种截然对立的局面,

《汤姆叔叔的小屋》这本书,就通过文字支持了废奴运动,

所以在当时起到了给人们其他的启蒙作用,

间接上推动了废奴运动的发展。

有很多人都知道,鸽子叼着一根橄榄枝象征着和平,

为什么鸽子要叼橄榄枝呢?

有一种传说,因为上帝看到人类犯下了很多罪恶,

所以他就用一场洪水将整个世界都毁灭了,

但是上帝在毁灭这个世界之前,

他找到了唯一的一个好人诺亚,

他就让诺亚做了一个很大的方舟,

方舟上面能够装载很多的动物和昆虫,

后来,诺亚就靠着这个方舟,和很多动物、昆虫生活下来,

这就是我们都知道的诺亚方舟的故事。

但是有很多地方的洪水都退下了,

但是诺亚还不敢出去,

他担心出去了之后又会来一场洪水,

于是,他就把船里的一只小鸽子放出去了,

叫它在外面打探打探消息,

鸽子第一次出去,

很快就回来了,

它回来了说它连落脚的地方都没有找到,

这就说明地球上面还有洪水;

第二次诺亚把鸽子放出去的时候,

它回来的时候嘴巴里面叼了一根橄榄枝,

这就说明洪水已经退去了,

树木能够生长发芽;

第三次诺亚把鸽子放出去之后,

鸽子就没有回来了,

这就说明洪水已经完全退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