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更多细节(2 / 2)

“重组不是简单的合并,”

林振华解释道,“我认为重组应该是在特瑞汽车拿出部分产能和技术支持,去吸收和优化钢厂的现有资产,例如技术工人、厂房和可再利用的机械设备。”

“我明白了,你是说让钢厂成为特瑞汽车的一个车间,在那里制造一些特定车型。”

陈经理若有所思地说,并意识到随之而来的新问题便是资金和设备的问题。

“关于这一点不必担心,我可以考虑投资成立一家合资公司。”

林振华提出。

“合资公司?是要以美元形式注入资本吗?”

旁边的钱主任兴致勃勃地问道。

“当然是美元,这样我们是否可以获得相应的外资优惠待遇?”

林振华笑着问钱主任。

“这个完全可以的,上面早就出台政策,只要华侨回国投资就可以享受到这项政策。”

钱主任答道。

“振华,这是大事儿啊!如果能成的话,你能投多少资金进去?”

陈经理严肃起来,这种合作涉及金额庞大,令他不敢轻易置信。

“具体的还要根据工厂建设规模决定。

但如果是大型车企项目,我会至少投入一千万美元以上的资金。

此外,我在设备、人员和技术上也有一些资源储备。”

“你竟然有这样的储备?你在海外也搞了个汽车厂?”

陈经理被震撼到。

“别开玩笑了,那不过是一个小型修理厂。”

林振华自嘲道。

“振华,你真是令人刮目相看!”

大家对他的背景愈发好奇。

随后他们继续就如何组建合资企业展开了讨论。

随着更多重要人物加入到会谈中,会议室变得拥挤起来。

由于有高层领导到场召开现场办公会议,许多参与庆祝活动的领导干部相继离开,留下其他人继续筹备仪式。

最终经过一连串商议,当场敲定初步合作协议并举行了签字仪式。

虽然当晚所有人都饿着肚子结束会面,却也感到无比满意与振奋——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合作项目就此正式启动。

回到家中的林振华看到妻子孙静正在厨房忙活,立即上前接替。

“快休息吧,我来就行。”

他温柔劝道,并帮妻子准备晚餐。

待一切妥当后,孙静询问了谈判过程。

听到这里取得的巨大进展,孙静不禁为丈夫的魅力而倾心。

两人用完晚餐后,孙静问道:“振华,你觉得咱们孩子在国内外哪个出生会更好呢?”

“无论在哪出生,我对她的爱都不会改变。”

林振华深情地回答,尽管他知道这个问题对于每个父母而言都有着不同的重要性。

夜深人静之时,两人的讨论依旧持续着,但他们已经明白,未来的每一步都将充满机遇和挑战,而这正是他们共同前行的动力所在。

“这怎么能相同呢?在联合邦,新生儿只要出生在那里就能直接获得国籍。

假设小孩在联合邦出生,那他就是个联合邦公民了。”

“按照我们的法律框架,作为中天人之父,我的孩子不论在哪出生都能取得中天国籍。”

李文辩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