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明哥,你辛苦点,我过两天再来。今天就先告辞了。”
“文博兄弟,你就留下来一起吃午饭吧。”王建国热情地邀请。
“不必了,我还得骑着车回城里,不晓得能不能按时回去。” 李文博回应。
王建国知道这趟路要牵毛驴走几十里,天黑赶不上就得住一宿。
他说:“那我也就不留你了。来,让我帮你车上加些饲料吧!”
其实李文博会把这些东西收纳起来,饲料也用不到,便婉拒道:
“不用麻烦,路上我摘点野草喂给毛驴就好。”
“好吧,不送了。我会帮你问问其他大队是否愿意卖猪。”
王建国外送了一程,在李文博催促下终于止步。
李文博骑行一段路后,在一个僻静处停下来,将毛驴和野兔、野鸡都收了起来,
随后空车来到车站附近收了车子,等了许久公交车才到来,
一番波折之后回到了城区。
在城里的饭店用餐完毕,
坐上另一班次回家的车。
从德胜门车站下车又换乘公共汽车到雍和宫后的小巷子,
把三轮车重新放出。忙碌数小时,
他终于是回到了自己居住的四合院。
进入何雨山家中插上屋栓,
洗漱更换新衣服,
然后拿出兔子准备做饭。时间差不多了才出来,
取出一小只兔做晚饭。此时,邻舍阿柱刚好回来,
一进门就喊道:“文博,提到了面的事情你怎么一宿没回来啊?”
被提醒起此事的李文博略有些不满地说道:
“老秦家那么多物品都没归还过呢!凭什么再借给她面粉?”
阿柱有点无奈地辩解道:
“她一家也不容易,至少还有一次请我们吃花生米。”
对于这些李文博不作多议,
继续忙活着自己的晚饭。
“我做了野兔汤,”文博揭开锅说道。
阿柱凑近看一眼,
问道,“哪来的野味啊?”
“去了山上转转,找到一村有人愿意卖出一头驴,只是暂时未带来。”
“这么快?真不错!”阿柱接着说,
“为啥没有拉回来啊?是钱不够么?”
“人家要求用新的缝纫机交换150元才能交易。”
李文博解释道,“打算去问厂里负责人能否解决。”
“缝纫机?还真是新办法,他们竟然会这样做生意?”阿柱觉得稀奇。
李文博点头称是,
“只要能办成,我可以搞到几头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