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f</b> 公历1615年3月末,大明历景阳十一年二月中,大明皇帝率领陆军大部出山海关,沿傍海道东进。
两万多陆军分成了前后两大块,分别由陆军总督李如樟和皇帝本人统领,相距十里,顺着驿道浩浩荡荡杀向了关外的第一座卫城,广宁前屯卫。
陆军和海军一样,从表面上看都承袭了大明卫所军制,把三万多兵将分成了前后左右中五个卫,外加一个专门负责管理马车、炮车和架桥铺路的工兵卫。
每卫设指挥使一人,正三品;指挥同知两人,正四品;指挥佥事四人,正五品(由参谋代替),共计5600人左右。
卫下面是千户,分为前后左右中五个,每个千户设千户一名,正五品;副千户两人,从五品;镇抚四人,正六品(由参谋代替),共计1120左右。下面还有百户、试百户、队长、什长、伍长,取消了总旗、小旗,也不设参谋。
实则内部的作战体系已经完全变了模样,百户做为陆军最基本的作战单位,常规配备八个火枪队、两个后勤队,拥有长火枪100支,短火枪30多支,战马30匹、四轮厢车4架。
洪涛对古代兵制没有什么研究,也不想研究。后世里有那么多热兵器时代的成熟军制可以借鉴,何必非琢磨冷兵器作战环境下的军队配置呢。
他给陆军弄的这套东西有一部分后世军队的影子,卫是旅,千户是团,百户是连,但又不是照搬,没有设置营、排级单位,并用队取代了班。
这么干主要是为了简化层级,便于记忆。古代士兵习惯了上述的官职,突然全变了还得重新熟悉,把结构搞得太复杂了更容易乱套。
这次出关作战,洪涛把陆军中卫留在了山海关当做机动部队,万一有哪个关隘没守住还能及时填补一下缺口,只带着前后左右和工兵卫出征。
李如樟率领着前后和工兵卫做为前锋,他自己带着左右卫殿后。在行军途中,前锋的两个卫会按照操典轮流派出两到三个百户的士兵骑着马在大部队前方和两翼十里范围内游弋,当做大军的触须和眼睛,防止在复杂地形里遭遇伏击。
其他部队则以百户为单位用纵列行进,互相之间以铜号、旗语、气死风灯和烟花弹进行简单联络。如遇突袭,各百户在没有接到上级命令之前可自行决定进攻、撤退或原地防御。
辎重部队,没有!每个百户的厢车里带足了够十天吃喝的给养和三个基数的弹药,可以和三倍以上敌人全力攻防最少十天。
如果距离出发点比较近,可以派少量部队回去运输。如果距离出发点比较远,周围又没有友军,在弹尽粮绝之前必须赶到下一个补给点补充,否则就全军覆没了。
打仗就这么简单吗?洪涛不清楚别人怎么看,反正在他眼中就这么简单。当初在宋朝时,用几千人不是照样硬撼了西夏和辽国几万兵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