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花钱买三轮车有啥用。
二手的三轮车,花了姜瑶五十块钱,脚蹬和车轱辘都坏了。
又找了个修车铺,换了车轱辘,又给修了修脚蹬。
买个二手车花了五十块钱,修车倒是花了一百块钱。
姜青山那叫个心疼呀!
这些钱,在加个几十块,都能买辆新的二八大杠了。
修车铺老板还挺热心,免费给姜瑶的三轮自行车刷了漆。
人家免费给刷漆,姜瑶也给老板提供情绪价值,嘴巴甜一点呗,“师傅,您这手艺可真好,这车子经过您手,看着像新车。”
修车铺老板挺高兴。
姜瑶为啥要买这个三轮车,是想着让她爸买菜的时候骑着。
她爸每天要做好几个人的饭,买一次菜肯定要多买一些,手提着太不方便。
两人从修车铺离开。
姜瑶让父亲上车,她在前面骑着车。
姜青山还说闺女乱花钱。
“就买个菜,哪里用买个自行车呀?”
“瑶瑶,柴米油盐,哪个不花钱,过日子可要精打细算着。”
这年代的老百姓,有钱都喜欢攒着,姜瑶一个穿书者。
她在后世也是自己挣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主打一个让钱为自己服务。
知道父亲这代人,思想都固定了。
姜瑶嘴上答应着,“是是是。”
长辈是很敏感的,何必在这种小事上,让父亲不舒服呢?
再说老爸这么说,也是为了她好,姜瑶都明白。
很快,姜青山就发现了三轮自行车的好处,姜瑶骑着三轮车,去商店买了锅碗瓢盆,米面粮油,和一些洗漱用品。
又给她爸和丁师傅几人买了铺盖。
已经三月份了,在后世,京北三月十五号,也停暖了。
这时候,天气还不是很暖和,姜瑶就多买了几床被子,让他爸晚上多盖一个被子。
姜青山真后悔,来京北的时候,就应该自己带行李的,这都花钱买,太费钱了。
自己买点布,再买点棉花,自己做被褥,多省钱,自己做的还暖和。
现在买人家的,暖和不暖和不知道,价格是贵好多。
还有那些锅碗瓢盆,这些东西加起来,都上百了。
不买又不行。
京北真是啥都要钱。
两人买的东西装满三轮车,回四合院的时候,姜瑶推着车走。
姜青山倒是让闺女骑车,他在后面跟着,姜瑶不同意。
要骑车也是她爸骑,她骑着车,让老爸走路,哪能这样做。
她爸不知道四合院的路,姜瑶就推着车呗。
回四合院的路上,姜瑶给父亲指附近的小卖铺,又去菜市场买了些菜。
四合院没有冰箱,没买太多肉。
姜青山说京北的猪肉,一斤比老家贵两毛钱呢?
老百姓,一毛钱也是精打细算着。
姜瑶怕老爸自己做饭的时候舍不得买肉。
嘱咐父亲给丁师傅他们的伙食,顿顿要有肉,荤素搭配,让她爸别心疼钱。
“爸,工人吃好喝好,干活才卖力,这钱可不能省。”
姜青山点头,“我晓得,你放心,爸给他们做的荤素搭配。”
却忍不住心疼,顿顿吃肉,这得花多少钱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