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贾家谋划落空(1 / 2)

陈平安今天结束了一天的工作,踏着夕阳的余晖回到了熟悉的四合院。刚踏入院子,他就敏锐地察觉到了周围邻居们低语的气氛,似乎都在讨论着什么有趣的事情。他放慢脚步,耳朵不自觉地捕捉着那些零星的对话内容。

“你们听说了吗?昨天贾张氏、贾东旭和秦淮如三个人,不知道怎么的,竟然一起掉进了粪坑里,那场面,啧啧,真是够滑稽的。”一位大妈压低声音,却难掩脸上的笑意。

“可不是嘛,我听说后来这一大家子都发烧了,连夜送去了医院。还是易中海大方,最后给的钱让他们瞧的病呢。”另一位大爷接着话茬,言语间带着几分感慨。

陈平安听完这些议论,心中不禁感到几分惊讶与好奇。他没想到,短短一天之内,四合院里竟然发生了如此戏剧性的一幕。他没有过多停留,而是加快脚步,回到了自己温馨的小家。

家中,爷爷陈强和奶奶赵翠花正忙着准备晚餐。桌上摆满了丰盛的菜肴,空气中弥漫着饭菜的香气。陈平安加入到了晚餐的准备中,一边帮忙一边和爷爷奶奶聊着天。

晚餐过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享受着难得的团聚时光。陈平安想起了院子里听到的那些传言,便决定将此事告诉爷爷奶奶。他清了清嗓子,说道:“爷爷奶奶,我今天在院子里听到了一些事情,是关于贾家的。听说昨天贾张氏、贾东旭和秦淮如三个人都掉进粪坑里了,后来还都发烧了,是易中海出钱帮他们看的病。”

爷爷奶奶闻言,脸上露出了惊讶的表情。奶奶赵翠花首先开口:“哎呀,这可真够倒霉的。不过,贾家这一阵子也确实不太平,真是祸不单行啊。”

爷爷陈强则显得更为深沉:“是啊,人这一辈子,谁能没有个起起落落呢?不过,这易中海倒是挺仗义的,能帮一把是一把。只是,咱们家最近也尽量少和邻居们掺和这些事吧,毕竟人心隔肚皮,谁知道背后会怎么议论呢。”

经过前几天的一些风波,爷爷奶奶已经决定减少外出与邻居聊天的次数,转而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打理院子里的菜地上。每天清晨,他们都会早早地起床,给菜地浇水、施肥,享受着劳动的乐趣。而傍晚时分,则会坐在院子里,一边听着收音机里传来的悠扬音乐,一边回味着一天的点点滴滴。

陈平安看着爷爷奶奶平静而满足的神情,心中也感到一阵温暖。他知道,无论外面的世界如何喧嚣,这个小家始终是他最坚实的港湾。

时间如同流水,悄无声息地从指缝间滑过,转眼间便来到了金风送爽的九月。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季节里,陈平安踏上了他人生中的一个新起点——独自一人前往高中学校报名。尽管年仅十岁,但他的眼神中却闪烁着超越年龄的坚定与憧憬,从今天开始,他将成为一名高中生,开启一段全新的学习旅程。

与此同时,随着季节的更迭,社会的变迁也在悄然发生。饥荒的阴影开始逐渐笼罩在这片土地上,人们的生活变得日益艰难。在贾张氏家中,这种困境尤为明显。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此刻更是雪上加霜。贾东旭作为家中的顶梁柱,他的定量粮食成了全家唯一的依靠。然而,即便是这样微薄的口粮,也难以支撑起一家人的温饱。

在这个艰难的时刻,贾张氏家中的大人们或许还能凭借着坚强的意志和对未来的期许勉强坚持,但孩子们却不同了。棒梗和小当,这两个原本活泼可爱的孩子,如今也因为长期的营养不良而显得格外消瘦,眼神中失去了往日的神采。看着孩子们日渐憔悴的模样,贾张氏和秦淮如的心中充满了焦虑与无奈。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贾东旭意识到了陈平安家中那个正式工名额的重要性。他深知,如果能够争取到这个名额,就意味着家里能够多一份稳定的收入,多一份度过难关的希望。于是,他鼓起勇气,决定向自己的师傅易中海求助。

这天,贾东旭带着几分忐忑与期待,走进了易中海的家门。一进门,他便迫不及待地开口:“师傅,您可一定要帮帮我啊!现在我家里的情况您也知道,顿顿都是棒子面,大人们勉强能撑得住,可孩子们实在是坚持不了了。您看棒梗和小当,他们都瘦成什么样了。”说着,贾东旭的眼眶不禁湿润了。

易中海闻言,心中也不禁泛起一阵酸楚。他深知贾家的困境,也理解贾东旭的无奈与焦急。然而,正式工的名额毕竟有限,且竞争激烈,想要争取到并不容易。易中海叹了口气,语重心长地说道:“东旭啊,师傅知道你的难处,也理解你的心情。只是,这正式工的名额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拿到的。不过,你放心,师傅会尽力帮你,看看有没有什么合适的机会。”

贾东旭听了师傅的话,心中虽然依旧忐忑不安,但至少看到了一丝希望的曙光。他感激地看向易中海,连声道谢:“谢谢师傅,谢谢师傅!只要有一线希望,我就不会放弃的。”

就这样,贾东旭带着师傅的承诺和自己的希望,离开了易中海的家。而陈平安,则在新学校开始了他的高中生活,全然不知自己家中的正式工名额已经成为了邻居们眼中的“救命稻草”。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又过了几日。这天,阳光虽明媚,但贾东旭与贾张氏的心情却异常沉重。他们肩并肩,脚步匆匆地来到了易中海的家中,心中怀揣着一份难以言喻的期盼与焦虑。

一进门,贾东旭便迫不及待地开口,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无奈与恳求:“师傅,我这实在是没办法,才不得不来求你了。家里的情况您也知道,现在真是揭不开锅了。您看,要不我们就按照陈强他们的价格,把工作买下来给秦淮如吧。”

易中海闻言,眉头微微一皱,他没想到贾东旭会提出这样的请求。他深知,这个正式工的名额对于任何一个家庭来说都意味着巨大的转机,更何况是如今陷入困境的贾家。

贾东旭见师傅面露难色,心中不禁更加焦急。他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师傅,您也知道,秦淮如她要是能成为厂里的工人,那她和小当、棒梗的户口就能转成城市户口,到时候他们就能享受定粮了。这样一来,我们家的困难也就能解决大半了。师傅,我求您帮帮忙,给我们指条明路吧。”

贾张氏也在一旁附和着,她的声音中带着几分哭腔:“是啊,东旭他师傅,您就看在我们一把年纪,还有孩子们的份上,帮帮我们吧。我们真的没路可走了。”

易中海看着眼前的师徒二人,心中五味杂陈。他理解贾家的困境,也同情他们的遭遇。

易中海看着面前满脸愁容的贾东旭,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无奈与同情。他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几分语重心长:“东旭啊,不是我不帮你,你上次也是跟我一起去的,你应该清楚,陈家他们对于那个正式工的名额开出了什么条件——一千两百块钱,还有一年的生活票据。就说这些东西,你家里现在能拿得出来吗?”

贾东旭闻言,脸色更加黯淡,他低下头,双手无力地搓捻着衣角,声音细若蚊蚋:“师傅,我家里的情况,您又不是不知道,我们哪里拿得出来这么多钱啊。自从饥荒开始,家里的日子是一天不如一天,连顿饱饭都吃不上,哪里还有余钱去凑这个数啊。”

易中海叹了口气,他理解贾东旭的难处,也知道在这个动荡的年代,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容易。但他也清楚,陈家的条件并非无的放矢,他们也是有自己的苦衷和考虑。易中海再次开口,语气中带着几分试探:“东旭,那你现在家里到底能拿出多少来呢?如果实在不行,咱们再想想别的办法,总不能就这么放弃吧。”

贾东旭抬起头,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绝与无奈:“师傅,我现在浑身上下就只能拿出一百多块钱,这还是我省吃俭用、东拼西凑才攒下来的。本想着能应个急,没想到现在却成了杯水车薪。我知道这远远不够,但我已经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