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攻守异形,兵临成都(2 / 2)

240年11月,成都,皇宫之内,刘禅接到罗宪的求援信后,面如土色,泪水在眼眶中打转。“怎么办啊,我对不起相父和父皇啊!北方要沦陷了,蜀国的基业危在旦夕。”他痛苦地捶打着自己的胸膛,声音中带着无尽的绝望。

侍中董允见状,连忙上前安慰道:“陛下勿忧,蜀国尚有转机。臣建议,立即调派孟获将军和南中的将领霍弋北上救援。他们熟悉地形,且勇猛善战,定能助我们一臂之力。”

刘禅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希望的光芒。“好,就依卿所言。即刻传旨,令孟获、霍弋率军北上。同时,让赵统、赵广兄弟先行一步,带领成都的五万兵马,即刻启程救援巴东郡。”

赵统、赵广接旨后,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即点齐兵马,踏上了前往巴东的征途。他们心中明白,此战不仅关乎蜀国的命运,更关乎他们作为武将的荣誉与责任。

数日之后,赵统、赵广率领的蜀军与王生的魏军在巴西郡外遭遇。两军对峙,战鼓雷动,一场激烈的战斗随即爆发。赵统、赵广兄弟身先士卒,率领蜀军奋勇冲杀,凭借着高昂的士气和精湛的武艺,终于打败了王生的魏军。

然而,胜利的喜悦并未持续太久。赵统、赵广深知,虽然他们暂时击退了王生的攻势,但巴西郡的局势依然不明朗。王生虽然败退,但兵力依然雄厚,随时可能卷土重来。而更重要的是,姜维和汉中的蜀军仍然被魏军围困,形势危急。

“兄长,我们下一步该怎么办?”赵广望着远方的战场,眉头紧锁。

赵统沉吟片刻,道:“我们必须尽快与孟获、霍弋的援军汇合,共同商讨对策。同时,也要设法与姜维将军取得联系,了解他的情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制定出最合适的救援计划。”

于是,赵统、赵广在巴西郡稍作休整后,便继续北上,孟获、霍弋的援军还在路上。而此时的蜀国,也在他们的努力下,逐渐凝聚起了一股新的力量,准备迎接更加艰巨的挑战。

在汉中城内,姜维站在残破的城墙上,望着四周密密麻麻的魏军营地,心中充满了忧虑。粮草已尽,士兵们甚至开始杀战马充饥,士气低落至极。他知道,时间已经不多了。

“传令下去,”姜维对身旁的副将说道,“准备孔明灯,我要用丞相所教的方法,将这里的军情传递给成都的友军。”

副将领命而去,不多时,一盏盏孔明灯缓缓升空,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承载着姜维的希望与绝望。

与此同时,在巴西郡外,赵统赵广兄弟正率领着蜀军与魏军激战。突然,他们抬头望见了天空中飘来的孔明灯,心中顿时明白了姜维的意图。

“兄长,你看!”赵广指着孔明灯说道,“那是姜维将军的信号!”

赵统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抹坚定。“我们必须尽快想出办法,救援姜维将军。如今汉中北部、南部、东部全是魏国地盘,唯有从西部羌族部落绕行,或许能撕开一个口子。”

两人商议之后,决定立即写信给孟获和霍弋,请求他们猛攻巴西郡,以吸引魏军的火力。同时,他们还想到了一个更为大胆的计划。

“我们可以利用一个人,他曾经是胡族首领,后来投降了蜀国。”赵统说道,“此人名叫苻健,他熟悉胡族的风俗和地形,或许能帮我们借道羌中,从西面救援姜维。”

赵广闻言,眼睛一亮。“好主意!我这就去安排。”

不久之后,苻健便化装成胡族商人,带领着藏有士兵的大型货物或大木马,悄悄地向羌中进发。他们巧妙地避开了魏军的巡逻队,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成功穿越了羌族部落的地界。

在羌中,苻健利用自己的威望和影响力,说服了当地的部落首领,允许蜀军借道通过。于是,一支由蜀军精锐组成的奇兵,在夜幕的掩护下,悄然逼近了汉中城。

当姜维看到从西面杀来的援军时,激动得热泪盈眶。他知道,这是他们最后的希望。在援军的帮助下,他们奋力冲杀,终于突破了魏军的包围圈,成功逃脱。

然而,尽管他们成功救出了姜维,但汉中城却已经沦陷。姜维望着那片曾经属于蜀国的土地,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哀伤与不甘。

不久,240年11月中,阎盾和王生打败进攻巴西的蜀军,重伤祝融夫人和孟获,进军巴东郡。

随着阎盾与王生在巴西郡的战场上取得决定性胜利,他们乘胜追击,直指巴东郡。蜀军在此地虽奋力抵抗,但在魏军的强大攻势下,逐渐显得力不从心。

巴东郡城下,战鼓震天,喊杀声此起彼伏。阎盾立于阵前,目光如炬,望着城墙上浴血奋战的蜀军将士,心中并无丝毫怜悯。“传令下去,不惜一切代价,务必攻下巴东!”他的声音冷冽而坚定。

城墙上,蜀将关索手持长枪,身先士卒,与妻子花鬟、鲍三娘并肩作战。他们的英勇激励着每一个蜀军士兵,但面对魏军如潮水般的攻势,他们终究还是力竭。在一次激烈的交锋中,关索不幸战死沙场,花鬟与鲍三娘亦未能幸免,双双殒命。

消息传回成都,整个蜀国上下一片震惊与悲痛。刘禅坐在龙椅上,面色苍白,眼中满是无助与绝望。“相父,父皇,是儿臣无能,守不住这蜀国的基业啊!”他喃喃自语,泪水在眼眶中打转。

侍中董允见状,连忙上前劝慰:“陛下,胜败乃兵家常事。眼下最重要的是如何稳住局势,保护成都的安全。”

刘禅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传令下去,北部蜀军死伤惨重,无力再战,即刻撤军回防成都。同时,加强成都周边的防御工事,准备迎接魏军的挑战。”

然而,撤军的命令并未能改变蜀国面临的严峻形势。随着巴东郡的沦陷,蜀国的北部防线彻底崩溃,魏军的铁蹄已经逼近了成都的门户。蜀国首都开始与魏军领土接壤,无险可守的亡国之祸如阴云般笼罩在每一个蜀人的心头。

孟获与祝融夫人虽然身受重伤,但得知此消息后,依然强撑着虚弱的身体,向刘禅请命:“陛下,我二人愿领南中兵马,继续与魏军交战,誓死保卫蜀国!”

刘禅望着这对忠勇的夫妇,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孟将军,祝融夫人,你们已经尽力了。眼下最重要的是养伤,待身体恢复后,再为蜀国效力不迟。”

刘禅让二人回去休息,派人召见姜维。

刘禅坐在昏暗的宫殿内,四周静悄悄的,只有偶尔传来的更鼓声打破了这死寂般的宁静。

他的眼神空洞,仿佛失去了所有的光芒,心中充满了自责与无助。就在这时,姜维被召见入宫,他步伐坚定,眼神中透露着不屈的光芒,仿佛是这个即将倾覆的国度中唯一的一缕希望。

“伯约,你来了。”刘禅的声音低沉而沙哑,他抬起头,目光落在姜维身上,仿佛看到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姜维快步上前,躬身行礼:“陛下,微臣姜维参见。”

刘禅颤抖着站起身,缓缓走向姜维,他的眼眶湿润了,声音哽咽:“伯约啊,我……我对不起相父,对不起父皇,更对不起蜀国的万千百姓。如今,北方被魏军占领,魏军下一站就可以直接打成都,我们要亡国了,我……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说着,他竟一把抱住姜维,痛哭起来。

姜维被这突如其来的举动震惊了,但他很快回过神来,轻轻地拍了拍刘禅的背,用温暖而坚定的声音安抚道:“陛下,这不是您的错。国家兴亡,非一人之力所能及。相父与父皇虽英明神武,但也难以预料世事无常。如今,蜀国虽处危难之际,但我们还有希望,还有力量去抗争。”

刘禅闻言,泪眼婆娑地抬起头,望着姜维那双充满信念的眼睛,仿佛看到了一丝曙光。“伯约,你是说……我们还有希望?”

姜维重重地点了点头,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决绝与坚定。“是的,陛下。只要我们团结一心,上下一心,就一定能够抵御外敌,重振蜀国。微臣不才,但愿意为蜀国战斗到最后一刻,誓死保卫这片土地和我们的百姓。”

刘禅听着姜维的话,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仿佛看到了姜维无数次冲锋陷阵、英勇杀敌的身影,感受到了那份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与热爱。他擦了擦眼泪,深吸一口气,仿佛重新找回了力量与勇气。

“有劳伯约了。”刘禅郑重地说道,“保卫蜀国,就靠你了。我会尽我所能,支持你的一切决定。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姜维闻言,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深知,这不仅仅是一个君主的信任与托付,更是整个蜀国的希望与未来。他深深地向刘禅鞠了一躬,然后转身离去,步伐更加坚定而有力。

在那段黑暗与希望交织的岁月里,姜维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蜀国的天空。他,这位英勇无畏的将领,被赋予了蜀汉第四代丞相的重任,肩上的担子异常沉重,但他的眼神中却闪烁着不屈的光芒。

公元240年,岁末寒冬,成都城外,两军对峙,战云密布。魏军的铁骑如潮水般汹涌而来,而姜维则率领着残余的蜀军,誓死守卫着这片土地。

“全军听令!”姜维立于阵前,声音洪亮而坚定,“今日之战,非生即死,但我们要让魏军知道,蜀国的儿郎们,从未有过退缩二字!”

蜀军将士闻言,士气大振,他们齐声高呼,声音响彻云霄:“誓死守卫蜀国!”

战斗打响了,箭矢如雨,刀枪交错。姜维身先士卒,手持长枪,在敌阵中穿梭往来,每一次挥动都伴随着敌人的倒下。他的智谋与勇气,让魏军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阎盾将军,姜维此人,果然名不虚传。”魏军中的一位将领望着姜维矫健的身影,不禁感叹道。

阎盾站在高处,目光冷峻地注视着战场上的一切。他深知姜维的厉害,但也同样不甘示弱。“传令下去,加强攻势,务必今日之内,攻破蜀军防线!”

然而,姜维早已料到魏军的反应。他迅速调整战术,利用地形优势,布置下重重陷阱与伏兵。当魏军不顾一切地冲锋时,却发现自己陷入了蜀军的包围之中。

“撤退!快撤退!”魏军将领见状,急忙下令撤退,但已经为时已晚。蜀军如狼似虎,紧追不舍,一时间,战场上哀鸿遍野,魏军损失惨重。

经过数日的激战,魏军虽然凶猛,却也渐渐显露出疲态。而姜维则凭借着他的智谋与勇气,一次次地挫败了魏军的进攻,为蜀国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与空间。

终于,在公元241年2月的一个清晨,阎盾因长期征战,感染风寒,病情日益加重。同时,魏军的粮草也几近枯竭,士气低落。面对这样的局面,阎盾不得不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休战。

“传令全军,即刻撤退。”阎盾的声音虽然虚弱,但依旧充满了威严。他望着远处的蜀军营寨,心中充满了不甘与无奈。他知道,这场战争远未结束,但此刻的他,已经无力再战。

而姜维,则站在城墙上,望着魏军撤退的身影,眼中闪过一抹复杂的神色。他知道,这场胜利来之不易,但他也清楚,未来的路还很长,蜀国依旧面临着无数的挑战与考验。但他相信,只要他们团结一心,共同奋斗,就一定能够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而刘禅也在他的影响下,逐渐成长为一位有担当、有智慧的君主。他积极调动国内的一切资源,支持姜维的军事行动,同时加强内政建设,稳定民心。

阎盾从战场回来后就一直待在平西都督府里养病。而燕王曹宇早已等候多时。两人见面后,曹宇便宣读了一道圣旨,这道圣旨来自于皇帝曹殷。

原来,阎盾在攻打蜀国时一路高歌猛进,甚至兵临成都城下,险些将蜀国一举消灭。他的赫赫战功令他名震天下。

因此,根据曹绫元帅所推行的新军事制度,阎盾被授予了五星一级上将军衔。此外,郭淮、陈泰、郝昭和夏侯霸等将领也获得了相应的军衔晋升。郭淮,陈泰,郝昭夏侯霸授予二级上将,迷当,鹿磐,鲁芝,王濬授予三级上将军衔,邓艾,卫瓘,王生授予中将军衔。

曹绫改革军制:在原有武将制度上增加了军衔,以一种荣誉作为一种新的军功奖励制度,从高到低,依次是特级上将一一级上将一二级上将--三级上将一大将一中将--少将一上尉一中尉一少尉一上士一中士一下士。

然而,曹宇还是提醒阎盾要注意西线战区的稳定和休养,不要轻易发动战争。他强调西线战区需要时间来恢复生机,并鼓励阎盾积极养兵备战。

在阎盾的精心治理下,西线战区的人民逐渐恢复了生产活动,国家的实力也得到了显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