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6年九月中,随着胡族部落的平定,联盟大将军曹绫的影响力大大提高。
于此同时,蜀国大将军蒋琬在这年九月获得刘禅开府授权,建立了蜀汉第二代府兵。蒋琬准备十一月率兵进驻汉中,等待时机,与孙吴夹击魏国,而令前护军王平署大将军府事辅助其管理军务。蒋琬还多次命令监军姜维率偏师西进羌中,联络羌王。
9月底,将军姜维遣使赍金珠蜀锦入羌,结好羌王迷当,共讨魏国。迷当得了礼物,便起兵五万,令羌将俄何烧戈为大先锋,引兵南安来。
迷当大王心怀大志,渴望在这乱世中有所作为。一日,他接到了来自蜀汉大将军姜维的秘密信使,信中言辞恳切,言及两国联手,共抗曹魏,以图中原,复兴汉室之大业。迷当大王读罢书信,热血沸腾,当即拍案决定,与姜维结盟,共举义旗。
然而,曹魏方面并非等闲之辈,尤其是大将郭淮与陈泰,二人智勇双全,对边境局势了如指掌。得知迷当大王与姜维结盟的消息后,他们眉头紧锁,深知此举对曹魏威胁甚大,必须设法破之。于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计谋悄然展开。
郭淮利用羌人对曹魏的复杂情感,以及部落间的微妙关系,暗中挑拨离间,使得迷当大王的一些盟友开始动摇。同时,陈泰则亲率精兵,潜伏于羌军必经之路上,静待时机。
一日,迷当大王亲率大军,满怀信心地踏上了前往蜀汉的征途,准备与姜维汇合。不料,行至半途,忽闻前方山谷中传来阵阵战鼓之声,烟尘四起,魏军如神兵天降,猛然杀出。迷当大王大惊失色,但迅速稳住阵脚,指挥羌军奋力抵抗。然而,魏军早有准备,箭如雨下,羌军一时之间伤亡惨重,士气大挫。
就在这紧要关头,迷当大王的得力干将俄何烧戈,挺身而出,挥舞长枪,所向披靡,为羌军杀开一条血路。然而,英雄也有末路,俄何烧戈在连续斩杀数名魏将后,终因体力不支,被乱箭射中,英勇牺牲。这一变故如同晴天霹雳,击垮了羌军的最后一道防线。
迷当大王眼见大势已去,心痛如绞,却也无力回天。在魏军的包围下,他孤身奋战,最终力竭被擒。郭淮望着这位曾经的劲敌,心中虽有敬意,却也明白两国之间,只有胜负,没有情义。
在苍茫的边陲之地,风云变幻莫测,一场由智谋与勇武交织的较量悄然上演。迷当大王,这位曾誓与姜维并肩作战的羌族首领,如今却身陷囹圄,成为曹魏手中的一枚棋子。
郭淮,这位曹魏的智将,深知迷当大王的价值所在。他并未急于将迷当作为战利品炫耀,而是亲自前往囚室,以诚挚的言辞和宏大的愿景,试图说服迷当大王。郭淮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言道:“大王英勇无双,何必屈居于蜀汉之下?曹魏疆域辽阔,国力强盛,大王若肯归降,必能大展宏图,与吾等共谋天下。”
迷当大王听罢,心中五味杂陈。他深知自己部落的弱小,以及在这乱世中求存的艰难。面对郭淮的承诺与诱惑,他最终选择了放下成见,决定归降曹魏,以换取部落的安宁与未来的发展。
郭淮大喜过望,当即许诺迷当大王以高官厚禄,并安排他作为内应,引导魏军突袭蜀军营地。迷当大王虽心有不甘,但为了部落的未来,他还是硬着头皮答应了。
夜深人静之时,迷当大王带领着一支伪装成羌军的魏军,悄然接近了蜀军营寨。蜀汉方面,姜维与蒋琬早已得知迷当大王被俘的消息,但他们并未料到迷当会如此快地成为曹魏的棋子。当迷当大王带着“援军”出现在营寨前时,姜维与蒋琬虽心存疑虑,但仍以礼相待,亲自出营迎接。
然而,就在双方即将握手言和之际,变故突生。魏将陈泰,这位行事果断、心机深沉的将领,不等迷当大王开口解释,便从背后猛然发难,率领精锐部队如猛虎下山般杀入蜀军营中。蜀军猝不及防,顿时陷入一片混乱。
姜维与蒋琬见状,迅速组织抵抗,但奈何魏军攻势猛烈,且又有迷当大王熟悉地形的优势,蜀军逐渐处于劣势。战场上,刀光剑影,喊杀声震天动地。姜维凭借着超凡的武艺与智谋,奋力厮杀,试图稳定局势;而蒋琬则在一旁指挥调度,力求挽回败局。
然而,大势已去,蜀军终究还是未能抵挡住魏军的猛烈攻势。在这场突如其来的背叛与反击中,蜀军损失惨重,姜维与蒋琬虽然侥幸逃脱,但心中的愤怒与不甘却如同烈火般燃烧。
迷当大王望着这片因自己而起的战火与硝烟,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他既为自己的选择感到后悔,又为部落的未来感到迷茫。在这场乱世中,他终究还是成为了别人手中的棋子,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
而这场战役,也成为了三国历史上一段充满戏剧性与悲剧色彩的故事,被后人传颂不衰。
姜维败走后,蒋琬率所有军队屯驻汉中,魏军西部战区统帅陈泰和郭淮不敢来犯。
在魏国朝堂之上,曹睿皇帝眉头紧锁,听着探子急报蜀国姜维突然出兵的消息。他深知这场战事对魏国的意义,更明白西线战场上的压力之大。待战事稍缓,他才得知陈泰与郭淮两位将军所承受的重负,心中不禁生出一股敬意与感激。
为了稳固边疆,曹睿决定接纳羌王迷当大王的归顺,并做出了一项震惊朝野的决定——任命阎盾为西线兵马大将军,而曹绫则继续掌管东线,这一夫一妻共掌魏军两大战区统帅之任,无疑成为了世人瞩目的焦点。
辽东的联盟大将军府内,气氛凝重而又带着一丝离别的哀愁。阎盾身着铠甲,立于门前,准备踏上前往陇西的征途。他转身望向屋内,那里,曹绫正抱着年幼的阎光,眼中满是不舍。阎盾走上前去,轻轻握住曹绫的手,温柔地说:“绫儿,此行虽远,但我定不负陛下重托,守护好西线。你要照顾好自己和光儿,还有,我姐姐阎月嫣如今年纪大了,也请你多费心。”
曹绫强忍泪水,点头应允:“小盾,你放心去吧。我会照顾好这个家,也会时刻关注西线的战况。你要保重,我和光儿都在等你平安归来。”说着,她低头在阎光的小脸上亲了一口,然后将孩子交给一旁的侍女,自己则踮起脚尖,在阎盾的唇边轻轻印下一个吻。
阎盾感受着这份深情,心中涌动着无尽的温暖与力量。他再次拥抱了曹绫和阎光,然后转身大步流星地离开了大将军府。
数日后,阎盾抵达了南安。车骑将军郭淮与镇军将军陈泰早已在此等候多时,他们亲自迎接阎盾,并为他准备了平西都督府。虽然府邸不如曹绫的联盟大将军府那般气派,但每一处细节都透露着二人的用心与尊重。
“阎将军,一路辛苦了。”郭淮拱手道,“此间军务繁重,还望将军能迅速上手,共抗蜀军。”
“陈将军、郭将军,二位辛苦。”阎盾回礼道,“我定当全力以赴,不负陛下与二位将军的厚望。”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阎盾在郭淮与陈泰的辅助下迅速掌握了西线的军务。他严明军纪,整顿军队,使得西线魏军的战斗力得到了显着提升。同时,他还凭借敏锐的洞察力,成功抓获了潜藏在军中的蜀军奸细,为西线的安全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平西都督府内,阎盾与郭淮、陈泰常常彻夜长谈,共同商讨对抗蜀军的策略。他们之间的默契与信任,如同坚固的防线,守护着魏国的边疆。而这一切,都源于曹睿皇帝那英明的决策——让阎盾与曹绫这一对夫妻,分别执掌魏军的两大战区统帅之任。他们的故事,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话。
一个月后,在南安城的平西都督府内,气氛庄重而肃穆。阎盾身着一袭精致的铠甲,手持皇帝曹睿御赐的金斧,端坐于大堂之上,其威严之势,令人不敢直视。今日,他将要接见一位重要的客人——迷当大王,这位羌族首领的归顺,对于稳固魏国西线边疆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随着一阵沉稳的脚步声,迷当大王被引领至大堂中央。他身着羌族传统服饰,头戴金冠,眼中闪烁着复杂的情绪,既有对未知命运的忐忑,也有对生存的渴望。
“迷当大王,久仰大名。”阎盾的声音沉稳有力,打破了堂内的寂静,“我乃魏国新任西线兵马大将军阎盾,特奉陛下之命,前来接见大王。”
迷当大王连忙躬身行礼,恭敬地回应:“大将军威名远播,迷当今日得见,实乃三生有幸。我羌族愿归顺魏国,共抗外敌,还望大将军能接纳我等。”
阎盾微微点头,示意迷当大王起身,并继续说道:“大王能识时务,为羌族子民谋求安宁,实乃明智之举。陛下对此深感欣慰,并特赐亲魏羌王印一枚,以示接纳与信任。”
说着,阎盾从身旁侍从手中接过那枚金光闪闪的亲魏羌王印,亲手交到了迷当大王的手中。迷当大王接过印信,双手微微颤抖,眼中闪烁着激动与感激的光芒。
“多谢陛下隆恩,多谢大将军信任!”迷当大王激动地说道,“我迷当定当竭尽所能,为魏国效力,守护边疆安宁。同时,我也愿将所知蜀军情报,尽数告知大将军,以助魏国击退强敌。”
阎盾闻言,脸上露出了赞许的笑容:“大王果然识时务,知进退。蜀军此次突然出兵,确实给我们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但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共同应对,定能将其击退。大王所提供的情报,将是我们制定战略的重要依据。请大王放心,魏国绝不会亏待任何一位忠诚的盟友。”
迷当大王再次躬身行礼,表示感激与忠诚。随后,他详细地向阎盾讲述了蜀军的兵力部署、战术特点以及可能的进攻路线等信息。阎盾则认真倾听,不时点头,心中已有了应对之策。
这场会面,不仅加深了魏国与羌族之间的联盟关系,也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1月 ,辽东的联盟大将军府,曹绫决定依照惯例检阅战区兵马。
秋风萧瑟,十一月的辽东已是一片银装素裹,联盟大将军府内却是热闹非凡,一派庄严而隆重的氛围。
曹绫身着铠甲,英姿飒爽,立于阅兵台上,手中紧握着那把传说中的倚天剑,剑光如秋水般冷冽,映照出她坚毅不屈的脸庞。
“今日,我们依照惯例,检阅我东线战区的兵马,以展示我军之威,彰显我大魏之强盛。”曹绫的声音响彻全场,清晰而有力,每一个字都像是战鼓的擂动,激发着将士们的斗志。
她转头看向一旁,阎月嫣正温柔地抱着阎光,小家伙似乎也被这宏大的场面所吸引,一双大眼睛好奇地四处张望。曹绫微微一笑,对阎月嫣说:“月嫣姐,你带着光儿一起来见证这一刻吧。让他从小就知道,我们大魏的军威是如何不可侵犯。”
阎月嫣轻轻点头,眼中满是骄傲与欣慰。她知道,妹妹曹绫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将领,更是一位深爱着国家和家人的女中豪杰。
随着号角声响起,阅兵仪式正式开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由小五子良将——张雄、张虎、乐綝、徐盖、于圭五人统领的五营兵马。他们步伐整齐,气势如虹,每一声口号都震得天地为之色变。
“看,那就是我们东线的精锐之师!”曹绫向阎月嫣介绍道,“他们不仅勇猛善战,更有着深厚的兄弟情谊,是我军不可或缺的力量。”
阎月嫣抱着孩子阎光,看着五位英姿飒爽的小将有条不紊地指挥军队出操,对曹绫说:“绫儿,你真行!难怪大家说你像武帝爷曹操呢,武帝统领五子良将,你统领五子良将的后代,哈哈哈,阿光呀,看看,这是你娘亲的主力部队,好威风啊。”
紧接着,是秦朗、田豫、牵招带领的鲜卑乌丸骑兵,他们骑着高头大马,手持长刀,如同疾风骤雨般掠过阅兵场,展现出了草原儿女的豪迈与不羁。
阎月嫣看到异族军队不解地问曹绫:“绫儿,为什么还有异族军队啊?”
“这些骑兵,是我们与北方各族结盟的见证。”曹绫解释道,“他们不仅忠诚于大魏,更是我们对抗外敌的重要盟友。”
随后,张合将军带领的虎豹骑精锐、毋丘俭的辽东水陆大军、荆州张颖的水军、合肥满宠的步兵,以及王基的台湾水军依次亮相。每一支队伍都展现出了独特的战术特点和强大的战斗力,让整个阅兵场充满了震撼与赞叹。
阎月嫣抱着孩子阎光,夸奖曹绫:“绫儿,不愧是你,你为大魏新占领的地方,这么快就有训练有素的军队了,真是天佑我大魏啊!”
“是的,看到这些英勇的将士们,我心中充满了自豪与信心。”曹绫答复姐姐阎月嫣,望着下方的军队,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有他们在,我大魏定能守护好这片疆土,让百姓安居乐业。”
阅兵仪式在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中落下帷幕。曹绫手持倚天剑,站在阅兵台上,望着那些为她、为大魏浴血奋战的将士们,心中充满了感激与敬意。她知道,正是有了这些忠诚勇敢的将士们,她才能无惧任何挑战,守护好这片她深爱的土地。
在遥远的陇西,平西都督府同样沉浸在一片庄严肃穆的氛围之中。阎盾,这位新任的西线兵马大将军,正站在阅兵台的高处,目光如炬,审视着即将接受检阅的各路兵马。他的心中充满了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责任,以及对将士们的信任与期待。
随着号角声起,阅兵仪式正式拉开序幕。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郭淮统领的陇西步兵,他们身着厚重的铠甲,手持长矛与盾牌,步伐稳健,纪律严明,展现出了陇西子弟兵特有的坚韧与不屈。
“郭将军的步兵,乃是我西线战区的中流砥柱。”阎盾对身旁的副将说道,“他们不仅擅长防守,更能在关键时刻发起致命一击。”
紧接着,是陈泰带领的西凉铁骑,他们骑着高大的战马,身披铁甲,手持长枪,如同黑色的风暴一般席卷而来。西凉铁骑以其强大的冲击力和机动性闻名遐迩,是阎盾手中一张不可或缺的王牌。
“陈将军的铁骑,是我军快速反应的利刃。”阎盾赞许道,“他们能在战场上迅速撕开敌人的防线,为我军赢得宝贵的战机。”
随后,王经的盾牌兵、夏侯霸的长安骑射军、孙礼的祁山大刀兵,郝昭和鹿磐的陈仓重甲军,也依次亮相。每一支队伍都展现出了独特的战术特点和强大的战斗力,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