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维:夏候都督被困于南安水泄不通,怎能有人杀了重围,前来求救?更何况裴绪乃无名之辈,岂能单身突围?太守及诸位将士,谁曾见过这位裴将军?
假裴绪:大胆狂徒!夏候都督危在旦夕,你却说三道四,疑神疑鬼,阻拦救军,该当何罪?
姜 维:哼!分明是蜀军奸细,快快下马受降!
剧情:假裴绪见自己将要败露,便持剑刺向姜维,被姜维快速躲闪。
假裴绪:我要代都督杀死你这狂徒。
剧情:假裴绪再次用剑刺向姜维,被姜维一脚踹翻在地,口吐鲜血。
姜 维:哼!量你等武艺,岂能杀出重围,分明是蜀军奸细,来赚城池。
假裴绪又一剑朝姜维投掷了过去,被姜维用手指夹住。
马 遵:斩了!
姜维将夹住的剑用力一抖,剑身折断,姜维将手指夹的半截剑猛地投向假裴绪,至假裴绪毙命。
马 遵:今日若非伯约前来,不然我军必中奸计。
姜 维:呵,诸葛亮骗太守出城,必设伏兵于半路截杀,并暗伏一军于左,届时乘虚前来夺城。
马 遵:南安危急,如何前救?
姜 维:太守不必着急,我有一计,定可生擒诸葛亮,解南安之急。
马 遵:啊!愿闻其详。
姜 维:我愿领精兵三千,埋伏于要道,太守率兵出城,蜀兵必乘虚而入。太守不可远去,只行三十里便回,但看起火为号,前后夹攻即可获胜。如诸葛亮自来,必为我擒无疑。驾!
马 遵:驾!
赵云率部来到天水城外,并向城楼上喊话。
赵 云:“城上守兵听着!你家太守已中我丞相调虎离山之计。我今率兵来取天水,尔等早献城池,可免一死。”
守城将领梁绪从城上探出头来。
梁 绪:“哈哈……赵云老贼,你中我姜伯约之计,尚且不知。啊?哈哈……”
赵云转过头来朝身后望去,只见姜维率部从后面截住了他的退路。赵云急忙率部转头摆弄阵势,并来到阵前,与姜维对峙着。
姜 维:“哼!老将军可知天水姜伯约?驾!”
赵云并不答话,挺枪纵马直取姜维,并与姜维战在一起。战不数合,姜维精神倍长,赵云大惊。
赵 云暗忖,心想:不想此处有这般人物。
姜 维:杀!
赵云与姜维激战正酣,不料马遵和梁虔率部杀回。
魏军将士:杀!……
赵云被姜维和马遵两路军马夹击,正不得脱身。这时,关兴和张苞率部冲杀了过来。
关 兴:赵将军!吁!赵将军,丞相特派我来接应。
剧情:赵云被关兴部护送着杀出了魏军的重围。
赵云返回蜀军大营中军大帐,跪在地上向诸葛亮请罪,其他将领坐在一旁。
诸葛亮搀扶赵云起身:“老将军快快请起!”
赵 云:“谢丞相!”
诸葛亮:“唉!此乃我之过失,与将军无关。”
赵 云:“呃,丞相!我……”
诸葛亮:“何人竟能识破我之玄机?我自出山,尚未遇到如此对手。”
赵 云:“丞相,此人年少而武艺高超。”
邓芝说:“丞相,此人姓姜名维,字伯约,天水冀县人,自幼丧父,由老母抚养成人,故事母至孝。”
诸葛亮:嗯!
邓芝说:“此人文武双全,智勇兼备,乃当世之英雄啊!”
赵 云:“那姜维枪法极好,与众不同啊!”
诸葛亮思考着:原想天水易取,不料遇此强手。
在天水太守府内,马遵与姜维正在交谈着。
姜 维:赵云败走,诸葛亮必然亲自来攻。
马 遵:我已令兵士多备弓箭,加固城防,严守四门。
姜 维:这样虽可保住城池,但不能杀败诸葛亮。
马 遵:伯约还想胜他?
姜 维:呵呵!此亦不难。诸葛亮以为我军必在城中坚守,可将本部军马分为四支,我引一军埋伏于城东,蜀军一到即截击之。太守可与梁虔、尹赏各领一军埋伏于城外,梁绪率领百姓,在城上防御。
诸葛亮坐在孔明车上,率部来到天水城外。只见天水城吊桥高吊,城门紧闭。
诸葛亮站起身眺望,说:“凡攻城池,务必于初到之时,激励三军,鼓噪直上。若迟延日久,锐气尽失,城难破矣!将城围住,待明日清晨攻城。”
夜深了,诸葛亮正坐在中军大帐中看着竹简。突然,外面传来喊杀声。关兴匆匆忙忙地走了进来。
关 兴:“丞相,魏兵来袭我营寨。”
诸葛亮:“可是城中兵马?”
关 兴:“未见城中兵马出来。”
诸葛亮吃惊地放下竹简说:“哦?大事不妙啊!”
关 兴:“丞相!请丞相快走!”
诸葛亮身来朝大帐外走去。
诸葛亮叹息:“我中姜维之计也!”
姜维率魏军冲进了蜀军营寨,并四处放火。
魏军兵士:快放火,快!……
诸葛亮在赵云等将士的掩护下,逃离了营寨。
冲出重围的诸葛亮停下了脚步,与赵云一起回过头来朝蜀营望去,只见营寨火光冲天,喊杀一片。
诸葛亮感慨地说:“兵不在多,在人之调遣也,姜维真是将才呀!”
赵 云:“只可惜此人不在我军中。”
火光中,姜维骑在马上正在催促所部离开被焚烧的蜀军营寨。
姜 维:“快走!快!”
清晨,诸葛亮率残部在丛林中休息。这时,赵云走到正在思考的诸葛亮身边。
赵 云:“丞相,何不歇息呀?”
诸葛亮:“哦,唉!老将军可知我心事?”
赵 云:“呵!莫非想收服姜维?”
诸葛亮:“我自出茅庐以来,遍求贤士,今见姜维用兵作战,足智多谋,很想将他收在身边哪!”
赵 云:“嗯!姜维若能归顺,得到丞相指点,必成我军栋梁。”
诸葛亮:“唉!为助先帝扶保汉室,原有五虎上将,如今仅剩老将军一人,且已白发如霜。我亦年过半百,急需栋梁之材,继承我志,扶幼主而保汉室。”
赵 云:“姜维年纪虽轻,智勇双全,确是英才。”
诸葛亮:“嗯!姜维之母现在何处?”
赵 云:“噢,其母住在冀县。”
诸葛亮若有所思,说:“哦!冀县。”
赵 云:“嗯!”
剧情:蜀军大将魏延(字文长)率部朝冀县开进。
剧情:在天水城,姜维正要走上城楼,被一探马叫住。
探 马:将军!诸葛亮兵分三路,一路围攻天水,一路直取上邽,一路攻打冀县。
姜 维(吃惊地):什么?攻打冀县?有多少人马?
探 马:将近五千。
姜 维:何人统领?
探 马:大将魏延。
剧情:魏延率部来到冀县城外,并摆开阵势。
魏 延:摇旗呐喊,擂鼓攻城!
剧情:战鼓声中,蜀军开始攻击冀县城楼。
剧情:在天水城,姜维匆匆忙忙地跑进太守府,并来到马遵面前。
姜 维:太守!太守,蜀将魏延正在攻打冀县,我家老母就在城内,若被蜀军所擒,必遭祸殃。(跪了下来)维乞求太守拨五千兵马,前去救城。
马 遵(犹豫地):这个……
姜 维:太守!母若有失,维不能生矣。太守!
剧情:姜维说着便哭泣地一头磕在地上。马遵站起身来,走到姜维身边,将他搀扶起来。
马 遵:哎呀,快快请起!将军何必如此?我给你三千兵马火速去救冀县。
姜 维:太守之恩,姜维永世不忘。
姜维率部朝冀县飞驰而来……魏延见姜维率部前来救援,便挥手让兵士们停止攻城。
姜 维:魏延!你休要猖狂,姜伯约在此。
魏延并不答话,而是纵马举刀朝姜维冲了过去,并与姜维战在一起。战至数合,魏延诈败,率部撤退。姜维追了一程,便勒住缰绳。
姜 维:不必追赶,速速进城。
姜维率部来到冀县城门外。
姜 维:快放吊桥!
冀县城门打开,吊桥放下……
魏延见姜维率部走进冀县城,便返回蜀军营寨,向诸葛亮交令。关兴和张苞站在一旁。
诸葛亮:好!将军赚姜维入城,当记首功。
魏 延:谢丞相!
剧情:魏延走出了中军大帐。
诸葛亮:呃……夏侯楙是否已从南安带来?
侍 卫:现在帐外等候。
诸葛亮:带他进账。
侍 卫:是!带夏侯楙。
被俘的魏军都督夏侯楙被两兵士押了进来。
诸葛亮:传闻夏候驸马为报父亲夏候渊之仇,请兵来战。离宫之时,曾向满朝文武发下誓言,若不生擒诸葛亮,誓不还宫。
夏侯楙(胆怯的跪倒在地):丞相饶命!丞相饶命!
诸葛亮:身为大都督,岂能如此?快快请起!若想活命,那也不难,有件事要都督去办。
夏侯楙:呃,一定照办。
诸葛亮(坐了下来):天水姜维现守冀县,我已将城团团围住。姜维见孤城难守,差人送来书信,信中言到,但得驸马在,他愿归降。我今饶驸马性命,都督肯去招安姜维否?
夏侯楙:待我亲去冀县,领姜维投降便是。
诸葛亮:呵呵……难得驸马如此爽快。好!事不宜迟,就请驸马即刻前往。
夏侯楙:是!丞相。
关 兴:我押他前往。
诸葛亮:哎?夏候驸马既已应允,何须多虑?请夏候驸马自往,绝无差错。
夏侯楙:呃,是!是!呃呵!不必陪伴。
剧情:夏侯楙从地上捡起自己的头盔,慌张地朝帐外走去。
诸葛亮:备马,送夏候都督出寨。
侍 卫:是!
夏侯楙急忙转过身来,跪倒在诸葛亮面前。
诸葛亮:夏候都督有劳了。
夏侯楙:呃,理应效劳,理应效劳。
剧情:夏侯楙离开蜀军营寨后,策马飞奔,朝冀县而去。
夏侯楙:驾!驾!……
夏侯楙来到一个山坡上,只见一群百姓从他面前跑过去。
百姓们:快跑!快跑啊……
这时,站在一棵大树下的三名百姓看到夏侯楙骑马跑了过来。原来,他们是蜀军密探化妆的。
密探1:哎?那是谁呀?
密探2:是他?
密探3:是他。
密探2:夏侯惇之子夏侯楙。嗯!
密探3:走!
剧情:探子2带领着同伙朝夏侯楙走去。
剧情:蜀军某军校带领着一群化妆成老百姓的兵士从夏侯楙面前跑过。
化妆百姓蜀军兵士:快逃啊!……
夏侯楙勒住马向化妆百姓蜀军兵士询问着。
夏侯楙:哎!哎!为何惊慌?
某军校:将军,我等是冀县的百姓,姜维已献了城郡,归降诸葛亮了,蜀将魏延在城内纵火抢掠,我等不得不弃家逃走,想投奔上规去呀!快逃吧!
夏侯楙:啊?姜维已降蜀了。喂!天水郡城在何处?在何处?快说!
某军校:此路往前不远便是。
夏侯楙:驾!……
夏侯楙骑着马朝某军校所指的方向驰去。
在蜀军营寨中军大帐内,诸葛亮和赵云得知夏侯楙中计朝天水城面去,高兴地大笑了起来。
诸葛亮:哈哈……
诸葛亮:好!做得极好,当记功行赏。
某军校等:谢丞相!谢丞相!
诸葛、赵云:哈哈……
蜀军人多势众,姜维孤军力穷抵敌不住,夺路归城,城上早插蜀兵旗号,原来已被魏延袭了。
维杀条路奔天水城,手下尚有十馀骑,又遇张苞杀了一阵, 维止剩得单枪匹马,来到天水城下叫门。
城上军见是姜维,慌报马遵。 遵曰:“此是姜维来赚我城门也。”令城上乱箭射下。姜维回顾蜀兵至近,遂飞奔上邽城来。
城上梁虔见了姜维,大骂曰:“反国之贼,安敢来赚我城池!吾已知汝降蜀矣。”遂乱箭射下。姜维不能分说,仰天长叹,两眼泪流,拨马望长安而走。
行不数里,前至一派大树茂林之处,一声喊起,数千兵拥出,为首蜀将关兴,截住去路。维人困马乏,不能抵当,勒回马便走。忽然辆小车从山坡中转出,其人头戴纶巾,身披鹤氅,手摇羽扇,乃孔明也。孔明唤姜维曰:“伯约此时何尚不降?”维寻思良久,前有孔明,后有关兴,又无去路,只得下马投降。孔明慌忙下车而迎,执维手曰:“吾自出茅庐以来,遍求贤者,欲传授平生之学,恨未得其人。 今遇伯约,吾愿足矣!”
维大喜拜谢,对诸葛亮行了拜师礼。
诸葛亮欣慰一笑,召出姜维之母与其团聚,于是姜维死心塌地效忠蜀汉。
孔明遂同姜维回寨,升帐商议取天水、上邽之计。维日:“天水城中尹赏、梁绪与某至厚,当写密书二封,射入城中,使其内乱可得矣。”
孔明从之,果然夺取了三郡。
远在长安的魏主曹睿得知,匆忙召集大臣商量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