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私心?(2 / 2)

在分封藩王的同时,首先就是——朝廷将采取军政分离制度来限制藩王的军事权力。

藩王可以拥有一定的护卫军队,但人数和装备受到严格限制。

例如——规定藩王的卫队人数不能超过当地常规驻军的十分之一。

且武器装备以防御性为主。

军事指挥权交给朝廷派遣的将领。

这些将领定期轮换,避免和藩王形成过深的利益勾结。

这样一来,藩王有一定的安全保障力量,但没有足够的军事力量对抗朝廷。

另外,地方的军事调动必须得到朝廷多个部门的授权。

藩王可以参与监督,但没有直接指挥大规模军队作战的权力。

譬如,设置一个由朝廷兵部、都督府以及当地监察机构共同构成的军事决策小组。

藩王可在其中提供建议,但最终决策不由藩王做出。

其二,就是对藩王的经济管控。

藩王的经济来源将由朝廷严格把控。

一部分经费由朝廷直接拨款。

另一部分来自当地的税收。

案税收的种类、比例和征收方式都由朝廷制定法规。

藩王不得私自增加赋税或开辟新的财源。

防止他们利用经济实力扩充势力。

并建立严格的财务审计制度。

定期对藩王的财务状况进行审查。

如每年由朝廷派遣专业的审计队伍。

对藩王的开支、收入等进行详细审计,确保其经济活动合法合规。

其三,法律约束。

制定专门针对藩王的法律条例。

明确藩王的职责、权利和义务。

对违法乱纪的行为规定严厉的惩罚措施。

比如,藩王如果干预地方行政事务、勾结地方势力谋反等。

将受到削藩、囚禁甚至处死等惩罚。

设立独立于地方行政系统的司法机构来审判涉及藩王的案件。

确保审判的公正性和独立性。

这些司法官员由朝廷任命,直接对朝廷负责,避免地方势力对司法的干扰。

其四,自然就是安排在藩王身边的锦衣暗卫。

确保皇帝可以随时掌控藩王的一举一动...............

不过,关于一统万国之后,朝廷最终会不会重启分封藩王的制度。

朱由检现在还没有做出最终的决定。

如果在崇祯一朝自己实在是没有想到更有效的中央集权与地方治理相结合的策略。

再行重启皇子分封也不迟。

当然了,前提是必须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相关配套机制。

尽可能的避免给后世之君因藩王之事“埋雷”。

毕竟,如果重启分封而不设计出一套完善的配套机制的话,对于朱由检这位开挂者而言。

他自然不用担心这个问题。

太子朱慈烺接手后应该问题也不大。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再往后可就不好说了。

那搞不好就有皇家藩王效仿靖难之役来个“清君侧”。

但话又说回来了。

这皇帝当久了,这思维和观念也在不知不觉潜移默化中发生了转变。

之所以让朱由检动了重新分封皇子的念头。

除了出于对庞大疆域的统治需求之外。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点。

或者说比较出于私心的一个点。

那就是——以后,自家人反总比别人站出来反好吧?

最起码,自家人搞来搞去,不管最后谁成功谁失败。

在不被人截胡的情况下。

这皇位还是他们老朱家的皇位。

这天下还是大明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