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犯我大明者,虽远必诛!(2 / 2)

主要是为了更新阿非利加海域的航海地图顺便展开新区域的探索任务。

此次的探海船队由航海探索司副官探海少使于经义亲自带队。

主要随行官员有——探海千户罗茂勋、海图郎冯林、海疆博闻郎丁谭、远域记史郎周彦以及海事通译郑远文。

这个团队的配置可谓是分工明确。

除了带队的是于经义这个探海少使属于是高配之外。

这个配置就是航海探索司比较标准的探海配置了。

主打的就是一个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以便可以高效的完成探索任务。

例如——海图郎:负责绘制和更新航海地图,记录新发现的海域、岛屿和航线。

为后续的航海活动提供准确的导航依据。

探海千户:负责带领船队进行实际的航海探索。

需要勇敢面对各种未知的风险和挑战,收集有关海外地理、气候、文化等方面的信息。

海疆博闻郎:负责收集和整理航海探索过程中的各种信息。

包括地理、文化、风俗等方面的知识,为后续的探索和交流提供参考。

远域记史郎:记录航海探索的历程和重大事件。

撰写航海日志和历史文献,为后人留下宝贵的历史资料。

本来,于经义团队的探海行动还是挺正常的。

可是,当他们绕着阿非利加海域绕了一圈。

然后将重心从海上转向陆地活动后。

上了岸开始开启“友好拜访”阿非利加诸国的附加行程。

于经义他们便在“跑偏”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很快便到了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

由于横跨三大洲的奥斯曼帝国正在被霍无疾所率领的明军吊打。

奥斯曼在阿非利加地区也征调了大量的兵员。

所以,阿非利加诸国对大明的强大已然是如雷贯耳。

于是乎,上了岸开始周游阿非利加诸国的于经义等人本来是抱着顺道更新陆地地图而来的。

但他们发现,阿非利加诸国见了他们那就跟老鼠见了猫似的。

对他们那是极尽谄媚和讨好。

那些个阿非利加小国的国王见了他们都不敢坐。

宫廷酒宴上,那都得让于经义他们坐主位..............

本着来都来了,多做点事情总归是好的原则。

于经义他们直接包办了大明新军的活。

每到一国,直接就逼着人家把“自愿”认大明为宗主国的文书给签了。

期间于经义他们还砍了几个亲奥斯曼帝国的小国国王。

这几个小国的国王虽然是亲奥斯曼派。

但面对于经义这些代表大明的天朝上使,他们也不敢怠慢。

依旧在王宫里设下宴席款待了于经义等人。

只不过,在认大明为宗主国的这件事情上。

这几个小国的国王表现出了犹豫或者是委婉地表示了拒绝。

大明使臣哪能受得了这个!

于经义等人当即就掀了桌子,掏出随身手铳一枪就把人家国王的脑袋给爆了!

一句“动则国灭”!

在场的王公大臣们愣是没一个敢上前动于经义等人的。

就这样,除了奥斯曼帝国的控制区。

很快,阿非利加地区也就头铁的萨阿迪王朝没有买大明的账。

其余绝大多数阿非利加国家和城邦都基本上成了大明的藩属国。

要不是朝廷现在还没正式与泰西诸国撕破脸。

于经义他们估计直接得把泰西诸国在阿非利加的殖民地也都给弄过来了.................

而于经义等人想的也很简单——来都来了,那必须展示一下大明的天威。

先把阿非利加的这些小国给收喽。

这样一来,朝廷以后要想给他们来个撤国为省也就方便多了...................

而被于经义他们这么一搞。

都没用大明新军踏入阿非利加,航海探索司就把阿非利加的整个格局给改了。

要知道——这一时期泰西诸国在阿非利加的殖民活动尚处于起步阶段。

阿非利加大部分地区仍然保持着相对独立的状态。

这下好了——正当泰西诸国被“东祸”搅的无暇自顾之际。

大明航海探索司的一个船队就把阿非利加这块大蛋糕给“预定”了................

该说不说——就于经义等人的这番壮举。

那简直比当年大汉使臣出使西域的时候还豪横!

至少到现在为止,他们还没有因为过于嚣张而被砍..............

以大明现如今的威名而言。

反正于经义他们在阿非利加搞了这么多事还连续宰了好几个酋长、国王。

那硬生生就是没人敢动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