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啊,你在学校认识他们家老二不?”杨母问儿子是否认识杜美成。
“不认识,化工学院这边,好多都是冀北市本地人,再说我们俩高中也不是一个学校的、现在专业也不一样,他还是专科!”
哈,最后这句才是重点!
眼看着没有其他渠道了,杨家一家子都沉默了。
“你要是实在不愿意,就跟媒人说,不行!”杨母下了决心。
“也不是完全不行,只是有点不舒畅。”杨春妮在附近山场里干活的一般当的姑娘里,算漂亮的、能干的,尤其那总都晒不黑的皮肤,是大家羡慕嫉妒的对象。
之前有人追,她总觉得自己还小、弟弟 妹妹还在上学,需要她照顾家里。
如今,是真的不小了!跟她一般大的,几乎都结婚了,甚至有人孩子都三四岁了。
“那就处处看看?”杨父殷切的看着女儿。
“也行,先认识一下、处处看看,不行就拉倒!”杨春利比姐姐爽利。
“又不是你搞对象,你做哪家子的主?”杨母嫌弃儿子。
“嫁的近也有好处,可以常回家看看。”杨春妮下了决心,自己母亲身体不好,离家近了,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定下来后,杨父跟媒人说,男方要是没意见,俩人可以先认识认识、处处看。
杜文成听到结果后,双方交换了地址,就乐颠颠的回了部队,开启了鸿雁传书的日子。
年底的时候,钱翠凤想着既然俩人没有意见,还是把亲定了,明年复员了,就可以结婚了。
杜文成接到小弟替钱翠凤写的信后,也愿意把漂亮的小媳妇给定下来。
他拿着杨春妮的照片跟战友嘚瑟的时候,战友们开玩笑,说要不要来部队这边玩一玩。
他们班长知道后,哭笑不得,“即使来玩,也要夏天来海边啊,哪有大冬天的来吹海风的?”
众人哈哈大笑。
杜文成答应订亲了,可是他已经探过亲了,只能等春节后再申请探亲时间,他只能回信给钱翠凤,让她过年先把杨春妮请到家里过个节,等来年四五月份在订亲。
这边定好了章程,钱翠凤就开始操持请杨春妮过节以及过了年后的订亲,甚至她都想到了结婚需要准备什么。
想着如今村里的大姑娘小伙子的嫁娶需要的彩礼、需要准备的四大件,再想想自己的钱匣子,钱翠凤又开始了‘艰苦朴素’的日子。
不但吃的差很多,杜美成和杜云成还有杜薛涛的零花钱(生活费)都缩减了不少。
第一个有反对意见的是杜美成,他跟林秀珍说好了,过年后要去拜年的,需要买点心、酒、水果、还有给小姨子买的礼物,另外自己还要买新衣服、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