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五月下旬这几天,京师官场一天一个新闻,堪比龙门三叠浪。
先是左都御史赵锦继母病逝,赵锦连续三天请求丁忧,前两封都被驳回,到第三封请辞时终于被皇帝接受,同意赵锦丁忧,回乡守制。
赵锦二话不说,收到圣意的当天下午便乘坐皇帝特批的驿站车马回乡,一刻也没有在京停留。端的是高风亮节,孝情动天。
不过这样一来,堂堂都察院左都御史出缺,自然不能久悬。于是到了第二天,圣意又下来了:礼部尚书沈鲤改任都察院左都御史,即刻上任。
既然是改任,当然户部尚书也就出缺了,于是京师众官都在等着户部尚书的任命,很多人已经猜到这个位置很有可能是要给高务实了。
当然,也有很多人认为并不可能。户部尚书责任重大,高务实虽然文成武就,但毕竟年纪太轻,其在兵部时固然便已经是堂上官,好歹上头还有梁梦龙这位资历足够的大司马压阵,而兵部排在高务实之前的另一位左侍郎石星也是资历足够之人。
梁梦龙是嘉靖三十二年的金榜,石星是嘉靖三十八年的金榜,这资历连入阁都够了。惟独高务实是一朵奇葩:他是万历八年的金榜。
高务实与梁梦龙的中式相差二十七年,与石星的中式相差二十一年——这是断代的差距啊!可他们都是兵部堂上官,正经的同僚。
人家高务实要什么有什么,论家世、论背景、论成绩、论功业,甚至论财力都是天下第一等。在这种情况下,有梁梦龙和石星在,尤其是有梁梦龙在,让高务实做个兵部左侍郎,大家还可以理解,毕竟就算他真有什么不靠谱的地方,那也有梁梦龙给他纠正。
然而,如果让他直接去做大司农,很多人就没法理解了——大司农可不比寻常职务,他管着的是天下根基啊!
户部尚书,大权在握,执掌国家金融与经济之权(不要以为封建时代就没有金融一说)。以有明一朝论,户部尚书计九十一位,正式履任的八十九位。在明朝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中,吏部尚书尊称为天官,户部尚书尊称为地官。
其余四部堂上官,包括威势赫赫的兵部尚书,无有以“天地人”之类尊称。六部中,户部紧排主管“组织人事干部公务员”之吏部尚书后,可见户部有多么重要。
为什么呢?
自有六部以来,中枢六部之中,基本是这么一个局面:吏部最尊,户部最大;吏部为先,户部为重。
这是什么意思呢?是说在中枢六部即吏、户、礼、兵、刑、工部排名上,吏部以主管全国官吏考绩升迁罢黜、调配等人事大权而为列第一。这是因为世上万物,以人最为贵重。吏部排第一,自是理所当然。
户部最大,是说户部内设机构最为庞大,人员编制也最多。
什么?古代官吏员也有编制?
当然有,而且定编定员定岗,一般还比较严格。户部因机构设置和人员众多,为六部第一,所以称“户部最大”。
其在奏疏,在排名,或在大臣朝堂站班时,有其规则顺序,一般遵守“文东武西”的办法,文臣一边,武将一边。在文臣行列里,吏部尚书要排在户部尚书前面,此为“吏部为先”之一要素。
那为何说“户部为重”?这就要说为何“户部最大”了。
户部最大,是因为在六部里承担职责最重。吏部管官,而户部实际具体管民;如果说吏部管人(官吏)为主,户部则是管事为重。
管什么事?大事!国计民生之大事。
有明一朝在地方有十三个省,名称初为“行中书省”。洪武九年,废“行中书省”,改“承宣布政使司”,即改省为司。
而户部内设十三个以各省命名的清吏司,称为十三司,相对应负责各省相关业务。
户部内除了有对应的十三司外,还有许多机构。用现代语言讲,还有国库粮仓,即粮棉等国用民生物资储备库;有造币局,即印钞厂;有发行货币中心,即相当于现今中国人民银行等等机构。
户部每承担的、拥有的一项职权,基本都涉及国计民生,所以说户部在六部中份量最重。
户部这个部门,自三国以后,置“度支尚书”,掌财政,取代了汉代大司农的位置职权。隋朝,以“度支尚书”改为“民部尚书”。唐时,为避唐太宗李世民之名讳,改民部为户部,户部之称由此而始。唐朝户部为六部之一,掌全国土地、户籍、赋税、财政收支等事务,其长官叫户部尚书。
历代沿革,制度不变,包括明朝,直至鞑清未时方有变化。
户部尚书,为六部尚书第二尚书,执掌户部大权,为户部最高长官。明朝户部除内设十三道清吏司对应十三省业务外,还内设四大司即户部司、度支司、金部司、仓部司,分别理事,实际为国家财政税赋等最高机关。
而户部尚书作为户部长官执掌户部,掌国家土地、人口、财政、民政、赋税、农业、工商等,同时负责大明宝钞印制、发行等事务。
正因为如此,有明一朝的户部尚书,在六部尚书中最不易干,结局悲惨者亦不在少数,任期亦往往短暂,能任五年以上者,那叫颇不简单;能任十年甚至以上的,纯属凤毛麟角。
总而言之一句话,这个位置就是具体负责国家经济和国计民生之人。
既实权在握,也责任重大。
这是当然,你琢磨着这户部如果放在后世,那该是个什么怪物了?
它是财政部、交通部、农业部、民政部、自然资源部、商务部、审计署、国资委、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统计局、国家能源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的综合体,甚至还管着天下户籍。
这几乎是个小G务院了啊!
把这样一个部门交给一名年仅二十五岁的小青年,换到哪个朝代都是惊人的——不是每个人都能当李世民,更不是每个人都有李渊那样一个老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