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云泞雄厚财力的鼎力支持下,婆罗岛的码头工程犹如一股强劲的春风,轰轰烈烈地拉开了序幕。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婆罗岛的原住民与拜火教的信徒们纷纷响应,他们满怀激情地投身于码头的建设热潮之中。李云泞并未辜负他们的辛勤付出,他不仅为工人们提供了丰盛的三餐,还按时发放工钱,使得所有参与建设的工人都洋溢着满足与喜悦。
一些精明的小商人更是从中发现了商机。他们发现,在工地上用餐不仅无需自家开火,还能节省下一笔不小的开支,再加上可观的工钱收入,这远比他们冒险出海捕鱼或经商来得更加稳妥且收益不菲。于是,这些小商人纷纷带着自己的伙计,满怀期待地加入了码头建设的行列,他们心中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码头早日建成,届时他们便能换上更大的船只,开启更加辉煌的航程。
然而,在这喜庆与繁荣的背后,也有人在暗自忧虑。婆罗岛作为周边海域最大的岛屿,其周围散布着众多小岛,这些岛屿上同样居住着许多以渔猎为生的人们。他们时而平静地生活,时而也会化身海盗,为生计或贪婪而冒险出海劫掠。
在这众多海盗中,最大的一股势力便是由中原流亡至此的覃乘琳所率领的。覃乘琳本是岭南人士,出身于一个世代经商的富裕家族。作为家族的独子,他本被寄予厚望,希望他能通过科举考试光宗耀祖。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海难却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他的父亲在一次海贸中遭遇海盗袭击,不仅财物被抢,连性命也未能保住。家族因此一蹶不振,覃乘琳的人生轨迹也随之发生了巨变。
尽管覃乘琳自幼饱读诗书,但他骨子里却流淌着不屈的血液。在父亲遇害后,他毅然变卖家产,招募兵勇,出海寻找海盗报仇。幸运的是,他在一次海盗内讧中抓住了机会,带领招募来的亡命之徒一举斩杀了海盗头目,为父报仇雪恨。然而,手上沾满鲜血的他已无法再回到中原生活。于是,他和那些亡命之徒一起收拢了剩余的海盗,在海盗的老巢定居下来。
起初,他们依然以渔猎为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钱粮逐渐耗尽。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开始打劫过往的商船。从此,这片海域便多了一股令人闻风丧胆的海盗势力。而覃乘琳,也从一个温文尔雅的书生,变成了一个冷酷无情的海盗头目。
在这片浩瀚无垠的海域上,远洋而来的异邦商队宛如稀客,难得一见其踪迹。覃乘琳与其同伴们,平日里赖以生存的财源,主要源自对那些穿梭于婆罗岛海域商船的庇护所求取的保护费。那些商船,曾是这片水域上不可或缺的风景线,它们或满载着珍稀货物,或空舱以待归途,每一次的靠岸与启程,都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弦。
然而,时移世易,婆罗岛上正兴起一场前所未有的码头建设热潮,这股热潮如同磁石一般,吸引着四面八方的人潮汇聚。即便是那些规模不大、资本微薄的小商人,也纷纷携带着满腔热情与他们的伙计,投身于这片热土之上,渴望在这股建设洪流中分得一杯羹。
随着岛上建设项目的如火如荼,过往的商船数量竟悄然减少。昔日繁忙的航道,如今显得有些冷清,那些曾经频繁穿梭于此的商队,或改道而行,或暂时歇业,以适应这突如其来的市场变迁。如此一来,覃乘琳一伙人的生计便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他们赖以为生的保护费收入骤减,仿佛一夜之间,财源被无情地切断,生活也随之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之中。
萨利岛,这片被称为覃乘琳的老巢的神秘之地,隐藏在碧波荡漾的大海深处。在这个岛上的一个隐秘山洞中,覃乘琳和他的手下们紧密地围坐在一起,他们脸上带着忧虑的神色,纷纷议论着近期商船锐减的严峻形势。
这些海盗们过的日子如同在刀尖上舔血,平日里稍有银钱便尽情挥霍,仿佛不知明日事。然而,如今商船的减少让他们的收入大受影响,生活顿时陷入了困境,宛如锅中无米之炊。
在这群焦虑的海盗中,覃乘琳显得与众不同。这位曾是读书人的人物在一群亡命之徒中,显得格外儒雅。尽管多年的海风侵袭让他的皮肤略显黝黑,但那轮廓分明、深邃有神的五官,以及修长挺拔的身姿,依旧透露出一股独特的玉树凌风气质。
他的眼神深邃如同夜空中的星辰,透着一股不可动摇的坚定,仿佛能透过事物的表象直触核心。在山洞内昏黄的火光映衬下,他的面容显得更加轮廓分明,眼神中闪烁着智慧与锐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