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风云再起(1 / 2)

江山列传 泞哥 1324 字 2个月前

前朝灭败之时,天下英雄豪杰纷纷崭露头角,草原上的匈奴、柔然、鲜卑等众多部族也借机兴风作浪,对中原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侵袭与掠夺。

与汉族各路势力争夺地盘、称霸一方的行为不同,这些草原民族所到之处,往往伴随着焚烧、杀戮与抢劫,他们的行动如同蝗虫席卷而过,留下一片狼藉。更有甚者,竟将汉人视作“两脚羊”——一种极尽侮辱与残忍的对待方式,其暴行之恶劣,令人发指。

群雄逐鹿,历史长河中涌现出无数英雄豪杰与辉煌篇章。直至秦、周、吴三国在纷乱的争霸舞台上脱颖而出,犹如璀璨星辰照亮苍穹。

秦与周,这两大势力,仿佛天命所归,携手并肩,它们联合起来,犹如铁壁铜墙,将草原上的诸多游牧民族逐出了长城以南的肥沃土地,扞卫了中原的安宁与繁荣。这一壮举,不仅彰显了秦、周两国强大的军事实力与深谋远虑的战略眼光,更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然而,和平并未长久。北疆之地,风起云涌,秦、周两国在驱逐外敌后,彼此间的矛盾与纷争也逐渐浮出水面。它们时而刀兵相见,争夺疆土与资源;时而又因共同的威胁——草原诸族的侵扰,而不得不放下恩怨,携手共御外侮。

这种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如同北疆的风沙一般,变幻莫测,却又充满了历史的厚重与深邃。

草原上的诸多民族,尽管不时地对边境发起侵扰,但在与秦朝、周朝的一次次交锋过程中,他们逐渐领略到了中原文化的深邃广阔以及中原人民不屈不挠的精神。

漫长的交流碰撞中,草原上的贵族们开始转变态度,不仅重用了一些来自中原的失意之士,更主动地学习并吸收汉族的文化精髓。

细数过往,草原诸族已有数载未曾大举越过那巍峨的长城,昔日的烽火连天已渐渐平息。这期间,草原与中原之间虽仍有小规模的摩擦,但大体上保持了和平共处的局面。

宁静的和平岁月里,时光如织,温柔地抚平了人们心中的创伤,让广袤草原上的那些昔日恶魔——匈奴的阴影,几乎从人们的记忆中淡去,仿佛只是古老传说中的一抹暗影。

然而,如今却突传匈奴侵扰的讯息,如同猛然间一阵刺骨的寒风,吹散了和平的暖阳,惊醒了沉睡在历史尘埃下的痛苦记忆。

这消息,不啻为一剂猛烈的苦药,唤醒了人们对过往那些惨烈岁月的深刻回忆:烽火连天,战马嘶鸣,家园被毁,亲人离散……一幕幕悲痛的画面,如同被时间精心雕琢的浮雕,再次清晰地展现在每个人的心头,让人心生悸动,难以平复。

刚遭受了一次沉重打击的天子杨旭,在目睹了匈奴入侵的急报后,眼中重新燃起了斗志。朝堂之上,北疆大营统帅郭坤的求援奏章被庄严宣读,字字句句都扣人心弦。

此时,兵部尚书薛亮挺身而出,毅然请战。自从被调回繁华却束缚的京城,薛亮的心便如同被囚禁的猛兽,难以释怀。

他内心深处,一边是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前天子杨越的深深怀念,另一边则是与自己青梅竹马、情同手足的兄弟情谊,这份忠义两难的抉择让他倍感煎熬。

如今,随着前天子杨越的离世,京城对于薛亮而言,更添了几分孤寂与无奈。因此,当这个前往北疆大营支援的机会摆在他面前时,他仿佛看到了解脱与释放的曙光。

没有丝毫犹豫,薛亮立即请缨,决心奔赴那遥远而艰苦的边疆战场,用自己的热血和忠诚,扞卫国家的安宁与尊严,更是脱离京城这座樊笼。

说起来,当今时代,能够真正独当一面、堪称帅才的人物实属凤毛麟角。赵天尧老爷子年岁已高,体力与精力皆难以支撑他再亲赴战场前线;而赵家的下一代,赵德方,正忙于统率江南大营,责任重大,分身乏术;至于赵家其他“德”字辈的年轻人,他们还尚显稚嫩,未能担此大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