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卷烟之战 十三(1 / 2)

第241 章 卷烟之战 十三

李宽在享受了几日的欢愉后,终于回过神来,他向黄兴渔施压,要求其安排与周冲的会面,否则便将洪头镇的种种“不配合”上报给李炳坤。黄兴渔满脸堆笑地应承着,心里却在谋划着如何拖延时间,好让周冲有更充裕的准备。

尽管明知李宽此行是省府派来打秋风的,黄兴渔却也不敢有丝毫怠慢,毕竟稍有不慎便可能引火烧身。周冲远在外地,因不了解李宽的心理预期,此时请他回来显然并非明智之举。黄兴渔只得派出手下得力之人,日夜陪伴李宽饮宴作乐,试图从这推杯换盏之间探出些虚实。

接连数天时间,李宽渐渐放松了警惕。在醉意朦胧之中,他终是将李炳坤的意图与心理价位透露了出来。闽南战事旷日持久,李炳坤所部财政状况早已是捉襟见肘。若不能及时补充军费,前线局势恐将愈发艰难。

李宽临行前,李炳坤与其心腹们经过深思熟虑,定下了几个看似惠而不费的条件,诸如升官、扩防之类的承诺,而对应的要求则是周冲需贡献十万至三十万不等的银元军资以解燃眉之急。

坐上轮船,李宽怀揣着几张不同的委任状与任命文书,面对如此悬殊的交易,内心也满是纠结与疑惑。用这些轻飘飘的纸张去换取沉甸甸的银元,实在是太过魔幻。他暗自思忖,那些手握重金之人,怎会甘愿为这看似虚无的官衔买单?又不知要耗费多少时日才能收回成本?心中的疑虑与日俱增,他索性借着酒劲,故意向黄兴渔透出口风,试探其反应。

直至最后,李宽决定与黄兴渔单独面谈,将所有条件一一摊开,明码标价,只等周冲一方做出抉择。实际上,这一切皆在李炳坤的计划之中。一方面,若能从周冲处获取巨额军费,便可暂时缓解资金压力;另一方面,稳住周冲,待闽南战事大捷,便可凭借胜利之势,将这军头一举拿下。到时这些烟厂也就成了他李炳坤的囊中之物了。

两日后,经过一番漫长的闭门会议,得了授权的黄兴渔,为周冲以十万银元的代价,讨到了驻防蒲田县的实权,至于什么升官之类的要求一个也没提。反倒是李宽出言恳求黄兴渔,再多替周冲买一个少将旅长的职衔。要价也不高,两万银元足矣,可谓是地板价了。最后黄兴渔实在拗不过他,也就应下多出这两万银元。

李宽离去之时,除了黄兴渔给予的贿赂与两万银元现金,其余钱款皆换成卷烟,由货轮运往榕城。此乃李炳坤在其出发前的明确指令。这些卷烟一旦运回榕城,只需假以时日,至少可换回二十五万银元。

自此,未曾有过一天军旅生涯的周冲,摇身一变成为少将旅长,名义上与耿西龄平起平坐。保安团的防区也顺势扩展至整个蒲田县,而原本驻防于此的耿西龄则移师山游县。

保安团的番号亦由闽省陆军第三师第二旅第三团升格为闽省陆军第三师第三旅。只是这看似风光无限的背后,人员配置、武器弹药、粮饷补给等诸多要素皆需周冲自行筹措。

在这兵荒马乱的年代,高职低配的现象屡见不鲜,许多仅有百十号人马的头目便敢自称团长甚至旅长,名号响亮,实力却烂得令人不忍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