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的大地,曾经在文王武王的圣德治理下,繁荣昌盛,百姓安乐。然时光流转,至周厉王与周幽王时期,却深陷重重危机,往昔的辉煌渐渐褪去,只留下满目疮痍与无尽的哀叹。
周厉王姬胡,在位之时,贪财好利,刚愎自用。他重用荣夷公等奸臣,实行专利政策,将山林川泽之利尽收王室,全然不顾百姓死活。百姓们本就靠着这些自然资源维持生计,如今却被断了生路,生活顿时陷入困境。
在镐京的集市上,一位名叫阿福的年轻猎户,满脸愁苦。他手中拎着几只瘦弱的猎物,以往这些猎物能换来不少粮食和生活用品,可如今,由于山林被王室垄断,猎物越来越少,且即使捕获到,也难以卖出好价钱。
“这日子可怎么过啊?山林不让进,猎物越来越难打,家里都快揭不开锅了。”阿福无奈地叹息着,周围的百姓们也纷纷附和,抱怨声此起彼伏。
阿福家中,年迈的父母卧病在床,年幼的弟妹饿得面黄肌瘦。他看着家中的惨状,心中满是愤懑。“厉王如此无道,难道就没人能管管吗?”
而朝中,也有忠良之士试图劝谏厉王。召穆公便是其中最为坚定者。他多次进宫,苦口婆心地向厉王进言:“陛下,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若陛下继续如此搜刮民财,百姓离心,国家必将大乱啊。”
厉王却不以为然,他认为自己乃天子,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百姓不过是他的臣民,理应为他奉献一切。不仅如此,他还对那些敢于劝谏的大臣心生厌恶,派人监视他们的一举一动,稍有不慎,便加以惩处。一时间,朝堂之上人人自危,忠言被禁,奸佞当道。
在厉王的暴政下,百姓们的生活愈发艰难。终于,忍无可忍的百姓们在公元前 841 年爆发了大规模的国人暴动。他们手持简陋的武器,如潮水般涌向王宫,口中高呼着愤怒的口号。
阿福也加入了暴动的队伍。他挥舞着手中的猎叉,眼神中燃烧着怒火:“我们要活下去,打倒厉王!”
王宫之内,厉王惊恐万分。他万万没想到,一向逆来顺受的百姓们竟会如此反抗。他试图组织军队抵抗,可军队中的士兵们也多为百姓出身,对厉王的统治早已心怀不满,纷纷倒戈。
厉王见大势已去,只好带着少数亲信逃离镐京,在彘地度过了余生。国人暴动之后,西周进入了共和行政时期,由周公和召公共同执政,国家暂时恢复了些许平静。
然而,好景不长。周幽王姬宫湦继位后,更是昏庸无道。他沉迷于美色,对褒姒宠爱有加,为了博褒姒一笑,竟烽火戏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