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秦桧南归(2 / 2)

经过一番周折,赵刚终于掌握一些关键的证据。当他准备将这些证据呈于朝堂上时,发现已经陷入了一个巨大的阴谋中。

一夜之间,赵鼎被污蔑为楚州失责之罪名,被打入大牢,贬为建康知府。

十月赵鼎除知平江府,中途改任江东安抚大使兼知建康府,赵鼎因为宰相吕颐浩当政,两次上书提出辞官。

于是,赵鼎闲居不出,上疏条列吕颐浩过失共上千言。宋高宗罢免吕颐浩,下诏复授赵鼎为御史中丞,并对他说:“朕每次听说先朝忠谏之臣,常恨不能结识,现在在你身上朕看到。”不久,授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赵鼎跻身宰执之列。

在朝堂上,秦桧返朝入对,手中紧握着那份草拟和议书,向宋高宗奏言:“陛下,臣此番归来,带来可保天下无事之策。”秦桧的声音在空旷的朝堂中回荡。

皇帝赵构微微皱眉,目光落在秦桧递上和议书上,问道:“秦爱卿,请细细道来。”

秦桧说道:“如欲天下无事,南自南,北自北。实行南北分治,承认金朝统治北方,让北方人民接受金朝统治,北方士大夫为金朝服务。如此,金朝便不再进攻我南宋,承认我们的半壁江山,实现金宋和平相处。”

此言一出,朝堂瞬间炸开了锅,引起主和派官员反对。“荒唐!这简直是丧权辱国!”一位将领刘锜大声斥责道。

“秦大人,你这是要将北方百姓置于何地?”一位文官痛心疾首地质问。

秦桧不紧不慢地回应:“诸位,如今局势艰难,唯有此策,方能保我大宋暂时安宁。”

赵构端坐在龙椅上,神情犹豫不决。

这时,一位官员林杞得和谈不行,上奏反对接受这样的和议。由于为人耿直,被奸臣弹劾,林杞因而被贬为连州知州。

下朝后,林杞来到好友翰林院学士张翰的家中做客。“张兄,你说这秦桧的提议,难道皇帝真要采纳?”林杞满脸忧愤。

张翰摇摇头,说道:“林兄,此事怕是不妙,吾等绝不能坐视不管。”

两人商议着要联合其他有志之士,共同上书反对和议,奏书被皇帝赵构压下。

然而,他们的行动却被秦桧察觉。

“哼,这群不知好歹的家伙,竟敢坏我的好事。”秦桧暗暗恨道。

在众人感到绝望时,一封来自北方的密信传到赵构手中。赵构打开信件后,信中详述金朝的真实意图,他们根本无意和平,只是想借此和议麻痹南宋,伺机再次南侵。

赵构这才如梦初醒,终于意识到秦桧南归充满阴谋,想将秦桧抓住问罪。秦桧狡辩说道:“臣当时是假意依附金国,并非是效力金国,如今南归宋朝,臣是感念陛下恩德。”

十一月寒风凛冽,皇宫内的气氛却显得格外沉重。皇帝赵构接见秦桧,原本满心愤怒,欲将其罪行揭露。秦桧却巧言令色,再次向皇帝提出和议。于是,秦桧跪倒在赵构面前,声泪俱下地说道:“陛下,臣一心为了大宋安宁,这和议乃是当下可行之策啊。臣所做一切,皆是为了陛下,为了江山社稷。”

赵构原本坚定的心,在秦桧的巧舌如簧下,竟然产生一丝动摇。

“秦爱卿,你真心是为了大宋吗?”赵构面色凝重地问道。秦桧连忙磕头:“陛下,臣对陛下忠心耿耿,可昭日月。臣的建议看似冒险,却是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的安宁。”

赵构沉默片刻后,对秦桧说道:“朕曾言你朴忠过人,得到你后喜而不寐,委你以重任,授礼部尚书,你莫要让朕失望。”

秦桧心头一喜,赶忙说道:“陛下放心,臣定当不辱使命。”

然而,在朝堂中并非所有人都被秦桧迷惑,大臣李纲挺身而出,大声说道:“陛下,切不可听信秦桧谗言!他所谓的和议,乃是将大宋尊严置于脚下,是对百姓的背叛!”

宋将韩世忠紧接着说道:“陛下,秦桧此人心怀叵测,其和议之计必藏祸心,万万不可轻信,派人详细探查一下!”

秦桧狠狠地瞪李纲和韩世忠一眼,上奏说道:“你们莫要血口喷人,我一心为大宋谋划,你们如此污蔑于我。”

赵构在龙椅前来回踱步,心中纠结万分。赵构面对众位大臣进谏,他深知秦桧提议虽然有风险,或许真能换来短暂太平;另一方面,他也明白李纲和韩世忠所言不无道理,和议或许会让大宋丧失颜面和领土。

就在赵构犹豫不决时,他突然想起先帝的嘱托,以及大宋子民对和平的渴望。赵构停下脚步,目光渐渐变得坚定。

“朕决定暂缓和议之事。”赵构高声说道。继续说道:“秦桧,你提出和议之事,朕还需要再斟酌。在此期间,与众位大臣一同商议抗金之策。李纲、韩世忠,朕命你两人整军备战,加强边关防御,共同抵御强虏!”

众大臣齐声高呼:“谨遵圣谕!”

随后,赵构宣布退朝后,唯独留下李纲和韩世忠两人在书房商议。

“二位爱卿,如今金兵虎视眈眈,你们有何良策应对?”赵构问道。

李纲拱手说道:“陛下,末将认为应当加强城池防守,训练士兵,同时派出探子获取金兵情报,以防金军进犯。”

韩世忠接着说:“陛下,可以联络其他抗金组织势力,共同抵御金兵。此外,需要保证粮草物资供应充足即可。”

赵构点头赞许:“甚好,就依两位爱卿之言。望诸位同心协力,保卫我大宋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