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风云变幻的乱世之中,大汉帝国与明家的秘密联盟如同暗夜中的一把利刃,悄无声息地指向了曾经的盟友——诸葛家。这是一场关于权力、背叛与生存的复杂博弈,每一方都在暗中布局,以期在这场乱世洪流中稳住自己的脚跟。
月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在诸葛家宏伟的府邸之上,显得格外清冷。书房内,诸葛家族的族长,诸葛青,正眉头紧锁,凝视着案上的一张密信。信中,大汉帝国与明家联合进攻海州的计划被详尽无遗地揭露,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是对诸葛家赤裸裸的背叛。
“怎么会这样……”诸葛青低声自语,手中的信纸因紧握而微微颤抖。他深知,一旦这两股势力联手,诸葛家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
此时,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诸葛青的嫡长子,诸葛瑾瑜,匆匆步入书房。“父亲,边境急报,明家已出动十万大军,正从江北州逼近;大汉的二十万大军也正从中州方向进发,形势危急!”
诸葛青闭上眼,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所有的愤怒与不甘都压抑在心底。“瑾瑜,看来我们低估了明家的野心。他们竟敢背弃盟约,与大汉联手。”
诸葛瑾瑜眼中闪过一丝狠厉:“父亲,我们是否应立即调集所有兵力,迎击敌军?”
诸葛青摇了摇头,眼神中透露出几分决绝:“不,我们真正的对手不是战场上的敌人,而是时间。我们必须尽快撤离,保存实力。海州的起义军不过是乌合之众,面对大汉铁骑,他们只会望风而逃;至于明家,他们实力比我们弱,但只要我们远离中原,他们便无法轻易找到我们的踪迹,只是我想不明白,明家为什么要跟大汉联手对付我们,难道明家已经打算投靠大汉了吗?”
诸葛瑾瑜闻言,面露难色:“可是,父亲,家族的旁系子弟们……”
“他们,”诸葛青打断道,“将是我们的牺牲品,也是我们的盾牌。让他们各自带领五万军队,去拖延两路大军的脚步。告诉他们,这是为了诸葛家的未来,他们必须挺身而出。”
诸葛瑾瑜沉默片刻,最终点了点头,他知道,在这个时刻,任何犹豫都可能导致家族的覆灭。
阳光透过薄雾,照耀在临时搭建的营帐上,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息。诸葛家的旁系子弟们聚集在一起,等待着族长的命令。这时,诸葛青的使者抵达,带来了令人震惊的消息。
“各位,族长有令,明家与大汉已联手进攻海州,家族决定立即撤离中原,保存实力。你们将各自带领五万军队,前往前线,拖延敌军步伐,为家族撤离争取时间。”使者的话语冰冷而坚决。
人群中,一位名叫诸葛洪的年轻将领,眉头紧锁,他是诸葛青的远房侄子,智慧过人,对家族的忠诚毋庸置疑,但此刻,他的心中却充满了疑虑。
“为何是我们?直系子弟为何不亲自上阵?”诸葛洪质问使者。
使者冷笑一声:“直系子弟自有更重要的任务,你们只需执行命令即可。记住,你们的家人都在家族手中,违抗命令的后果,你们清楚。”
诸葛洪沉默,他明白,家族的权力结构早已根深蒂固,他虽心有不甘,却也无力改变。他看向周围的旁系子弟,从他们的眼神中读出了同样的无奈与绝望。
烛光摇曳,诸葛洪独自坐在案前,手中紧握着一块玉佩,那是他母亲留给他的遗物,每当遇到困难时,他总会拿出来,仿佛能从中得到力量。
“母亲,我真的要这样做吗?”诸葛洪低声自语,心中充满了矛盾。他知道,这一战,无论胜负,他们旁系子弟都将成为牺牲品。但一想到家族,想到那些无辜的家人,他又无法拒绝。
突然,营帐外传来轻微的响动,诸葛洪警觉地抬起头,只见一名士兵匆匆进入,手中拿着一封密信。
“将军,这是从家族内部传来的,说是必须亲手交给您。”士兵声音低沉。
诸葛洪拆开信封,信中,一个熟悉的名字跃然纸上——二皇子赵子吉。信中,赵子吉表达了对诸葛家的失望与无奈,同时也透露了一个惊人的消息:他将被诸葛家强制带走,前往东瀛岛避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