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昊然站在书房的窗前,凝视着窗外忙碌的手下们,心绪如潮水般汹涌澎湃。阳光透过云层,斑驳地洒在他的脸上,映照出他坚毅而复杂的表情。自从收到手下呈上来的劝进表,他的内心便再也无法平静。这几天几夜的辗转反侧,让他深刻体会到了这个决定背后的沉重与荣耀。
书房内,墨香与书香交织,仿佛连空气中都弥漫着历史的厚重。李昊然深知,这一步踏出,便意味着他将告别过去的一切,肩负起开创一个全新时代的重任。这份责任与荣耀,既是上天的眷顾,也是命运的考验。
“主公,您真的决定了吗?”张和的声音打破了书房内的宁静,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这位跟随李昊然多年的谋士,深知这个决定对于主公以及他们所有人来说意味着什么。他的话语中既有对主公的敬佩,也有对未来的担忧。
李昊然转过身,目光坚定地与张和对视,仿佛要将自己的决心传递给他:“是的,张和,我决定了。建立一个新国家,将成为我们共同的事业,一个崭新的时代即将开启。”他的声音铿锵有力,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坚定。
张和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敬佩与决绝。他知道,主公的决定一旦做出,便很难改变。于是,他不再多言,而是默默地开始为即将到来的建国大典做起了准备。
接下来的日子里,李昊然与张和几乎形影不离。他们沉浸在国号、体制、官职、爵位、军队编制等一系列重要议题的讨论中,每一个细节都力求完美。每当遇到难以抉择的时刻,李昊然都会闭上眼睛,让思绪穿越回前世,从那些浩瀚的书籍和知识中寻找灵感与答案。
“主公,我觉得我们应该以六部内阁制为基础,但也要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张和提出了一个既传统又创新的建议。他深知,六部内阁制历经考验,稳定而高效,但要想在新的国家中发挥作用,就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良。
李昊然思考片刻,点了点头:“好主意。六部内阁制历经考验,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我们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良,确保体制既能维护中央集权,又能激发地方活力。”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未来的期许与决心。
在官职与爵位的确定上,李昊然尤为慎重。他深知,一个公平、公正的体系对于国家的长治久安至关重要。于是,他亲自参与制定了一套严格的考核与晋升机制,确保所有人都有机会为国效力,凭能力获得应有的地位。
“官职与爵位的封赏不能随意,必须建立一套严格的制度,让所有人都能看到希望。”李昊然的话语坚定而有力,仿佛在向所有人宣告他的决心。
然而,筹备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赵家的请求便是一个棘手的难题。赵家作为原北齐帝国的皇族,虽然北齐帝国已经不存在了,但是并不意味着赵家就完全衰弱了,赵家还是有很强大的潜势力,并且其势力盘根错节,对于李昊然来说既是一个潜在的盟友,也是一个潜在的威胁。迎娶赵子怡进宫,无疑能巩固与赵家的联盟,并且对他稳定北方有着极大的好处。但这也可能引起其他世家门阀的嫉妒与不满,从而引发一系列不必要的纷争。
“主公,赵家那边催得很紧,您看……”福公公小心翼翼地询问,言语中透露出赵家的急切与期待。他深知,这个决定对于主公来说意义重大,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李昊然皱了皱眉,沉思片刻后说道:“好吧,我同意迎娶赵子怡进宫。但不仅仅是她,还有田大双、田小双姐妹,以及韩招娣和李水华这两个从小就跟在我身边的贴身侍女。她们都为我付出了很多,我不能辜负她们。”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坚定与温情,仿佛在向所有人宣告他的公正与仁爱。
福公公离开后,李昊然独自坐在书房里,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这个决定意味着他将失去更多的私人时间,承担更多的责任。但每当想到大汉帝国的未来,那份责任感便化作前进的动力,让他无惧任何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