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凛冽的北风卷着雪花,拍打着太尉府的门窗。
恶夫正在处理公务,一名斥候带着一身风雪闯入:\"报!边关急报!匈奴右贤王乌兰率三万骑兵,趁风雪突袭九原郡,已经劫掠了十余个村寨!\"
\"右贤王?\"恶夫放下手中竹简,眼中闪过一丝寒光。
这个乌兰是匈奴新王赤云狼的心腹。
赤云狼上位后重整匈奴,设立左、右贤王制度,就是效仿大秦分封制。
乌兰骁勇善战,被封为右贤王,统领匈奴西部。
\"说说详细情况。\"
\"回太尉。\"斥候道,\"乌兰趁着这场暴雪,率军突袭边境。守军根本没料到这种天气还有人来犯,等发现时已经来不及了。十几个村寨被洗劫一空,百姓死伤无数......\"
\"这赤云狼......\"恶夫冷笑一声。
几年前因赵灭了匈奴大汉,以为能让匈奴偃旗息鼓。
没想到这个赤云狼横空出世,不但平定了内乱,还收服了十几个部落。
如今的匈奴,声势直追当年。
最让人头疼的是,这赤云狼颇有谋略。
他自己坐镇漠北,却让手下大将四处出击,每每打草惊蛇就立即撤走,让秦军疲于奔命。
\"传蒙恬、王离来见!\"
不多时,两位大将匆匆赶到。
\"太尉。\"蒙恬抱拳道,\"末将已经得到消息。这个乌兰确实厉害,带兵打仗极其凶悍。他这次选在大雪天出击,就是要打我们一个措手不及。\"
\"现在边境各处都在戒备。\"王离补充道,\"就怕他们还有后手。\"
恶夫走到沙盘前,指着九原郡的位置:\"乌兰这是在试探。赤云狼打的好算盘,知道自己刚刚平定内乱,不宜大动干戈,就让手下人来消耗我们。不过......\"
他嘴角露出一丝冷笑:\"正好让他们见识见识咱们的新玩意!\"
\"太尉的意思是......\"王离眼前一亮。
\"没错!\"恶夫转身道,\"墨家新研制的'一窝蜂',第一批已经配发下去了。你们立刻点齐五千精锐,每人发一具'一窝蜂'。这次,就让匈奴人见识见识什么叫真正的神器!\"
他踱步到窗前,望着纷飞的大雪:\"乌兰肯定以为这种天气我们拿他没办法。这些蛮子一向自负,觉得暴风雪就是他们的天然屏障。今天,也该让他们看看我大秦的厉害了!\"
很快,五千秦军精锐集结完毕。
每人都背着一具\"一窝蜂\",腰间还挂着三个备用箭匣。这是恶夫特意安排的,为的就是保证持续作战能力。不同于普通弓弩,\"一窝蜂\"的箭匣可以快速更换,大大提高了实战效率。
\"记住了。\"他对两位大将道,\"'一窝蜂'的射程是三百五十步,精度奇高。最重要的是,十八支箭齐发,威力惊人!在这种风雪天,普通弓箭很难打中目标,但'一窝蜂'不同。它的箭矢密集,只要打出去,就算有所偏差也一样能伤敌。\"
\"末将明白。\"蒙恬抱拳道,\"这次我们会把五千人分散埋伏,等匈奴人进入射程就给他们一个大惊喜!\"
\"对了。\"恶夫又道,\"墨家特制的箭头上都带有倒钩,一旦射中很难拔出来。就算不能当场致命,也能让敌人失去战斗力。你们多带些箭匣,务必要把这些胡人彻底击溃!\"
两位大将认真记下要点,随即领军出发。
漫天风雪中,五千秦军披着白色斗篷,星夜兼程向北疾驰。
这种装束不但能遮蔽行踪,还能避免\"一窝蜂\"被雪水浸湿。
与此同时,九原郡。
匈奴骑兵正在大肆劫掠,这种天气最适合他们作战,秦军根本追不上他们。
乌兰正在听取手下汇报战果,这个彪悍的右贤王,浑身上下透着一股子凶狠劲。他是赤云狼最倚重的大将,每次出击都能带回大量战利品。
\"禀右贤王。\"一名探子来报,\"发现秦军踪迹!似乎只有五千人左右,正向这边赶来。\"
\"才五千人?\"乌兰冷笑一声,\"看来秦军是真拿我们没办法了。这种天气派这点人来,简直是送死!\"
他太自信了。在这种风雪天气,匈奴骑兵占尽优势。秦军的强弓劲弩根本施展不开,连敌人在哪都看不清。
\"传令下去,全军准备!\"他大手一挥,\"这次本王要让秦军知道,什么叫草原勇士的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