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公入汉(2 / 2)

汉月当空 赵金生 1393 字 1个月前

夏侯婴愣了一下,快步走到那人跟前,仔仔细细打量了一番。见此人确实长得仪表人才,他连忙示意刽子手暂缓行刑,把那人叫到一旁问话

这才知道,此人名叫韩信,是从西楚霸王那里跳槽过来的一个卫士。懂文化,会记账,所以当了连敖(类似仓库管理员)。因别人犯事被波及连坐,现在正要被削去项上人头。

经过更深入的了解,夏侯婴发觉这个人的学识、见地与众不同,这样的人才杀了可惜。他心想,汉王想要夺取天下,这不正是急需的人才吗?

夏侯婴如获至宝,亲自跑去向汉王保举韩信。

一个死刑哪里犯值得夏侯婴亲自保释,汉王也

不在乎一个士卒的生死,见是自己最亲信的人保举,也就挥手通过了。

谁知侯婴还不满足,这等人才非但不能杀,还要提拔。汉王便让夏侯婴去找丞相萧何,让丞相给韩信安排一个合适的岗位。

就这样,韩信保住了一条小命,还被提拔为掌管粮草的治粟都尉,出掌汉军的后勤,大概相当于后勤部长了。

韩信是淮阴(今江苏淮安)人。家道贫寒,少时父母早逝,他寄宿在淮阴一个亭长家里。时间一长,被人赶了出来,从此流落街头。这段时间,他颠沛流离,尝遍了人间辛酸。

有一回,为了充饥,他在城边的河里钓鱼,鱼没有钓到,把自己饿的头昏眼花,正在河边洗衣服的一位大妈见他可怜,便把自己的口粮匀给了他。韩信非常感动,他对大妈说:“将来我一定会报答你的。”大妈听了,不但没有高兴,反而数落他:“男子汉大丈夫自己都养活不了,我还能指望你日后报答我吗?”韩信默然。他心中十分痛苦,尽管他十分贫穷,但他穿着始终干净得体,还像贵族一样的佩戴者一柄长剑。他总觉得自己有经国伟才,总有一天会得到施展的机会。

淮阴城里的一帮恶少,见他穷光蛋一个,还死要面子配着一柄长剑,经常取笑他。有一回,有个屠户家的少年欺负他,挑衅地对他说:“我看你人高马大的。还喜欢佩剑,其实你心里胆小如鼠。”为了当众羞辱韩信,他双腿呈骑姿对汉匈说:“你要当真不怕死,就拿你的佩剑刺我,要是怕死,就从我胯下钻过去。”

可怜韩信,落水的凤凰被鸟欺。他盯着恶少好一会儿,便趴在地上,从他的裤裆下钻了过去。这事闹得沸沸扬扬,传得整个淮阴城都知道了。

后来,项梁起兵时路过淮阴,韩信以为施展才华的机会来了,便报名参加了项梁的义军。再后来,项梁战死,韩信又追随项羽,做了执戟郎中。差不多是

贴身警卫吧。由于能接近项羽,他便多次献计献策,很遗憾都没有引起项羽的重视,渐渐地,韩信觉得自己在项羽营中不会有什么前景,于是便脱离了项羽的阵营,投靠汉王这里来了。

没想到,在汉王这里还不如在项羽麾下,这次还差点掉了脑袋。不过,经历过这次磨难,倒是给韩信带来点希望,至少汉王手下的夏侯婴欣赏自己,现在连丞相萧何都知道韩信了。

韩信当上治粟都尉后,有更多机会时常跟丞相萧何汇报工作。有时也分享他对时局和军事的见解,韩信的一些看法令萧何倍感吃惊,这绝对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丞相萧何大概类似于项羽军中的范增。他眼界开阔、思路清晰、逻辑严谨,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汉王用人的眼光十分独到、精准。军事以外的所有政务、后勤都由萧何主张。

进入汉中后,虽然暂时有了喘息和安定的时间,但萧何非常清楚,这只是大战前的宁静。依他对时局的洞察,天下远未到安定的时候。项王分封的后遗症太大,不久后将会有更大的风暴来袭。

汉中北有秦岭,南有大巴山,通往外界的交通只有几条险峻的山路。防守肯定没问题,但要打出去,同样是会遇到别人的封锁。汉王和属下大多为楚国沛县一带人,不可能长久待在关中。尤其是汉王,他的志向绝不是一个汉王所能满足的。虽然汉王手下将领不少,但能独当一面的,除了曹参、灌婴勉强可以外,其余都难以胜任。特别是面临像项羽这样的人物,汉王手下的将领在气势上就输了很多。万一到战场上,恐怕仗还没打,心理上就崩溃了。

所以在和韩信的聊天过程中,萧何有意无意提出如何打出汉中的问题时,韩信的分析让萧何如拨云见日,豁然开朗。对韩信提出的如何扭转楚强汉弱的态势问题上,萧何也是频频击掌称赞。

萧何逐渐对韩信有了更深的了解,他心中早有想向汉王推荐韩信的念头,只因火候未到,一旦时机到来,冲出汉中夺取天下时,非用韩信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