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急回京(2 / 2)

我妻薄情 青青绿萝裙 1962 字 9个月前

第一、羊毛今后公对公交易,统一价格,货量可以商议。

第二、这次的疫病对他们影响很大,希望能够引入一些医书。她听说有一本简单的医学启蒙书,叫《驱病经》,里面的内容很好,希望可以翻译成蒙语。

第三、程丹若这次救了她的命,她知道汉人崇尚恩情,所以,她会将程丹若认作姊妹,按照黄金部落的习俗,赠予她两百头牛和三百头羊做嫁妆。

朝廷哗然。

云金桑布说的事,前两件都是和鞑靼密切相关的要务,属于得让内阁讨论的那一种。

可微妙的是,这三件事,都和同一个人有关。

皇帝立即做出决定,急召程丹若入京。

天子相召,别说程丹若只是生病,快死了都得爬去京城。

她不得不迅速收拾行李,在谢玄英的担忧中,带上丫鬟护卫,迅速进京。

一路颠簸下来,休养一月的成果全部报废。

程丹若从马车上下来,去正院见柳氏时,差点把柳氏惊得面容失色。

“给母亲请安。”她才要跪下,柳氏便连忙示意丫头将她扶起来:“你病着,不必如此多礼。”

打量她一会儿,难掩诧异,“怎么就成了这样?”

近三年不见,程丹若和进门时没有太多变化,依旧消瘦秀丽,只是面色苍白,声音乏力,明显大病未愈。

“让母亲挂心,是儿媳的不是。”程丹若轻声道,“路上有些赶,并无大碍。”

这话谁都不会信。

柳氏无意磋磨儿媳,既然见了礼,便要放她去休息:“可别仗着年轻,就不知道保养,今后有你后悔的——回去好生歇息吧。”

程丹若刚要应,门口的丫鬟打起帘子:“侯爷来了。”

她只好给靖海侯行礼:“父亲。”

“不必多礼。”靖海侯和颜悦色地叫起,“坐下说话。”

程丹若只好坐下了。

靖海侯挥挥手,丫鬟们看了柳氏一眼。柳氏知道,他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专程到正院,必是有话要说,遂颔首。

丫鬟们井然有序地告退,只剩下三位主子。

柳氏半真半假地嗔怪:“是什么事,让孩子歇一晚都不成?”

“明儿一早,宫里就要宣人。”靖海侯不便单独召见儿媳,这才专程过来,就为叮嘱两句,“关于羊毛,你有何打算?”

程丹若问:“父亲有何指教?”

靖海侯沉吟道:“内阁认为,此事既然与胡人相关,还是要慎重为好,与盐铁一般官营,亦便充盈国库。”

程丹若:“原来如此。”

其实在回京前,她就和谢玄英讨论过这件事。

纺织业在大夏也有一段发展历程,早年,中央控制力强,各地多设织造局,靠工匠们服役,生产出大量布匹。

后来,随着民间门纺织业的兴起,官营织造局渐渐消亡,只留下南京、杭州、苏州等地的织造局,管理权也从工部转到了太监手中。

这些织造局主要为皇家干活,生产贡品,也用来赏赐官员。程丹若曾经得到过的贡缎,就是从此而来。

内阁希望的,无非是官方出面,以较低的价格收购羊毛,然后转卖给商户,收一笔转让费,就好像盐引一样,商户花钱买经营资格。

这样,国库不就有钱了嘛。

但皇帝不这么想。

“陛下的意思,是想织造局接手。”靖海侯端起茶,暗示道,“你明白吗?”

程丹若道:“儿媳明白。”

靖海侯问:“你怎么想?明年,三郎也该调任了,商人多奸猾,长宝暖的事,你怕是再难掌控。纺织毕竟关乎民生大计。”

她道:“父亲提点的是。”

靖海侯道:“放心,家里亏待不了你。”他和柳氏道,“我打算把苏州的一处宅子,过到程氏名下。”

但凡能从老二一家手里夺走的,柳氏都赞成,忙笑道:“还不快谢谢你爹?”

程丹若起身:“多谢父亲。”

靖海侯慈和道:“你们还年轻,有什么困难,就和家里说。”

程丹若垂眼:“是。”

“去歇吧。”

“儿媳告退。”

程丹若退出屋舍,刚出院门,就和荣二奶奶撞见了——此时正是傍晚,她是来请安侍膳的。

“二嫂。”程丹若微微一笑,主动朝她问好。

“欸哟,弟妹回来了。”荣二奶奶的笑容有点僵硬,慢吞吞道,“怎么都不和家里说一声?我都没来得及命人打扫院子。”

程丹若道:“陛下急召,来得匆忙。”

“原来如此。”荣二奶奶拿起帕子,按了按额角不存在的汗,“也是,弟妹如今是陛下跟前的红人。”

她佯装懊恼,“瞧我这记性,论理,我该向弟妹行礼才是。”

一面说,一面要福身。

程丹若避开了她的礼节。这样的坑,她是脑子坏了才会跳,尊卑长幼,虽然她的诰命比荣二奶奶高,但荣二奶奶是嫂子,居长。

无缘无故的,嫂子给弟妹行礼,不合伦理,回头传出去,她免不了要落得个“骄横不悌”的坏名声。

然则,同理,荣二奶奶除非继承侯夫人的诰命,否则,也当不起她的礼了。

以卑受尊,一样不合规矩。

“二嫂太客气了,都是一家人。”丫鬟仆妇都在张望,围观她们二人交锋,但程丹若没什么兴趣和她斗嘴,“明日我还有事,就不陪二嫂絮叨了,告辞。”

说罢,转头就走。

嗯,地位平等之后,就是不必等嫂子先走才能走,见面要先问好,凡有问话就得敷衍一下了。

不用睬她可真好。

程丹若想着,给荣二奶奶留下一个毫不留恋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