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上巳节(2 / 2)

我妻薄情 青青绿萝裙 1616 字 10个月前

总不能一直在陈家吃白饭。

但……有意思吗?

她踢掉脚边的石子,把帕子铺在地上,撩起裙子坐了下来。

风吹过裙摆,翻出一朵朵花浪。

程丹若托腮远眺,心平气和地分析:凡事要辩证地看待,孤女确实很惨,但没了父权的压制,她其实获得了少有的自由。

好不容易喘口气,再给自己找个丈夫,让他行使夫权,岂不是老寿星上吊,嫌命长了么。

还是要壮大自身,仅仅“孝顺”的光环是不够的。

万一陈老太太脑子一抽,要她嫁人,那是“孝”还是“不孝”啊?

胡思乱想间,背后传来脚步声。

“表哥,前面有个亭子,我们在那里坐坐可好?”说话的少年处于变声期,公鸡嗓极有辨识度。

他的同伴“嗯”了声,年纪稍大些,略显冷淡。

程丹若没动,她挑了个凸出的低矮平台休息,背后有一处隆起遮掩,没必要刻意回避什么。

那两人走到远处的山腰,在亭子里坐下。

片刻后,矮个的少年忽然起身,匆匆忙忙沿着返回的路走了。

程丹若以多年看宅斗文的经验,敏锐地嗅出了不同寻常的味道。她才离开石头?

40;屁股,又给坐了回去。

走什么走,看看古代人到底有多开放,以后也能学一学,把握好个中分寸。

果不其然,半刻钟后,一抹淡雅的水蓝色出现。

程丹若忽而发觉,这个姑娘她是认识的。

顾家的五姑娘,年方十四尚未说亲的顾兰娘,顾太太的嫡亲女儿。

从仅有的几个照面看,顾兰娘是个典型的大家闺秀,和善守礼,比活泼的莲娘稳重,交际起来,小姐妹都很愿意给她面子。

看不出来,她居然会私会男人。

程丹若挺直背脊,从缝隙中往外看。

顾兰娘娇娇俏俏立在台阶上,裙摆如若涟漪荡开,清丽婉约,头上梳着繁丽的发髻,头面是一套羊脂白玉,发簪映着光,剔透又光亮。

这一套头面,没有几百两银子下不来,怕是做压箱底的妆奁都够了。

程丹若在心中客观点评一句,继续看。

两人隔着半丈(16米)的距离说话。

顾兰娘含羞带怯,不曾直视对方,只在袖中取出一物,矜持地递给他。

因为角度关系,程丹若瞧不清男方的举动。不过,顾兰娘往前送了送,便知对方没有接受。

拒绝女子私相授受,是恪守礼节,还是流水无情?

答案很快揭晓。

对方拂袖,将香囊扫落在地,模糊的身形往旁边靠了半步,彻底遁入死角。

顾兰娘顿时面色惨白,摇摇欲坠。

没人来扶。

这下,她再也站立不稳,羞得待不下去,扭身就想离开。

然而,急急奔出几步,她忽而瞥见掉落在一旁的香囊。闺阁之物不能乱扔,若是被人捡走,惹出是非来,仅存的理智令她驻足,忍泪去捡。

但不知是心神大乱,还是青苔太滑,总之,香囊还没捡到手,身体的重心骤然歪斜。

“啊。”顾兰娘尖叫一声,滑落山坡。

另一位当事人惊了惊,上前几步。“表妹?”他音色不虞,却也如玉石相叩,泉流卵石,说不出的动听。

“表哥。”顾兰娘哀哀痛呼,“我的脚好疼。”

程丹若略作思忖,还是选择现身,假装才听见声音,环顾搜寻:“我听见有人呼救……”

声音戛然而止。

她望着面前几步之遥的年轻公子,心情和坐过山车似的。

第一眼,真的被打扮惊到:浅红色团花道袍,搭配白色护领,玉绦钩,大红云头履。

虽然时下确实流行穿大红鞋子,浅红道袍,可浅红就是粉红啊。饱和度再低的粉红,那也是粉红。

对方的粉还粉得特别美,是桃花初绽时娇嫩欲滴的烟粉色。

这是谁都能驾驭的颜色吗?

然后,她看见了他的脸。

色如白玉,压住了娇嫩的浅红,眼似寒星,瞳仁里的亮光绝非日光倒映,鼻梁挺拔,赛过峥嵘名山,唇若点朱,无有胭脂能及。

但最好看的当属下颌的线条,流畅优美,毫无死角,哪怕明知此时没有整容,也要怀疑他是不是削过骨。

丰姿冶丽,卓荦英姿,如此容貌,逼得春山秀水黯然失色。

--

谢玄英,平国公礽孙,靖海侯谢云之孙,京城人士,祖籍姑苏。幼而聪颖,过目能诵,美貌天成,世宗见而心喜,赞曰:“芙蓉不及清韵,桃李难掩殊色,或为月宫之芳,仙苑之霞,珠玉之光。”

——《夏史·列传九十一》

-

月芳仙霞:出自《夏史·列传》,形容男子美貌天成,气质出尘。戏曲《思美人》选段:“眼见那公子手持泥金扇,身着浅红袍,真是瑶林玉树,月芳仙霞,一众小姐皆看住了……”

——《成语词典(200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