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昌实录 下卷(2 / 2)

前秦书 张仕一 1443 字 10个月前

臣本并州小吏,曩以从龙征讨,于兹忝擢郡将,其间尝在秘书,曾入兰台,故往昔旧录,幸得目睹;龙兴本末,亲历厥中。又以宿事君侧,久览并府文书;友密杨琼,能闻帷幄机密。故搜罗纂辑,不自量力,录“讨不孝”前后之事,着《开昌实录》,以图袪魅乎来朝,霁雾于后生。然今上特以此间史笔为垂意,臣恐触机挂网,卒速倾宗,故而藏诸坊间,以俟重见天日云云。

皇秦雁门郡丞张乐校理于隆丰二年,为后记曰:臣初读皇秦秘书台令杨聆所着国史《秦书》,至于太宗“讨不孝”前后诸事,颇感其间娄觉难解,数见隐涩,当时已感杨令之着书,或所用已历毁改,或执笔大有刊削,恨不能跨百年而知其真伪。后臣游于西河离石,于县民衣氏家中,得《开昌实录》三卷,题曰:“皇秦东都西河太守卫”,半页十八行,行十七字,无句读,无注解。臣详为点断,孰加披读,顿觉往日困惑,一时云散,遂感如获至宝,于是手抄其本,以为至珍。后臣又过雁门马邑,又于县民家中得《开昌实录》三卷,无题,半页十行,行十八字,无句读,无注解,数有残阙,臣骤然狂喜,再抄其本,乃以离石本为底本,与马邑本对校,文字大体相类,惟以下稍有不同:

一、上卷“王总王师摧残梁于河北,今上每战在前,无不跳荡”“跳荡”,离石本作“挑荡”,按马邑本是,据改。

二、上卷“天下既清,高帝以并州环抱山河,四塞之地,进则御胡虏于沙漠,扞中原之谧然;退则守京师之北藩,作金銮之屏障,故而以为若使异姓居之,恐生风尘之变,遂留今上为并州牧、都督并州诸兵事、太原留守。”“进则御胡虏于沙漠”至“恐生风尘之变”,离石本无,据马邑本增。

三、上卷“今上在并州,内翦山胡,外殄鲜卑”马邑本“山胡”作“土胡”,按离石本是,不改。

四、上卷“匡恩,平原般县人”离石本“平原”作“五原”,按五原郡下无般县,且《秦书·诸宗室世家》作“平原匡恩”,据改。

五、上卷“初,太子久在春宫,未尝历经戎马,然以鲜卑余烬”马邑本“余烬”作“余尽”,非是。

六、中卷“扬州、徐州郡门林立,其牧张骁、郑谈惟保州自守而已”马邑本“郑谈”作“郑炎”,按《秦书·郑谈传》,离石本是。

七、下卷“今上将兵济沁”,“沁”离石本作“泌”,按自并州至于洛阳,所经者沁水,马邑本是,据改。

八、下卷“今上既再战禽双王”,马邑本作“禽只王”,非是。

又《开昌实录》之着者,书末既有“臣西河太守卫曰”,按书中每言“今上”,故知是太宗朝西河太守,然不知姓卫乎?名卫乎?窃以为名卫为长。其成书之时,不得详知,然按书中言“东呑高丽”,据《秦书·太宗本纪》,二赵灭高丽在昌武四年九月,知至早不过此;又言“贵妃杨氏”,据《秦书·太宗本纪》,杨氏封后在昌武八年二月,知至迟不逾此。故知《实录》之成书年代,必在昌武四年九月至昌武八年二月之间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