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读这段历史,总是感慨不已,貌似上天总在眷顾着晋文侯。
想当年,他出兵勤王室,与秦、卫、郑、申、缯等诸侯结盟,赶跑了万恶的犬戎侵略者,挽救了大周王朝于危难之中。再是拥立周平王,出兵保护周平王迁都洛邑,为晋国谋取了河内一大片国土封赏的巨大利益。
然后,晋文侯在大周王朝二王并立的情况下,采取静观其变而不冒动的方针,甚至因此而获得了两个天子对他的信任。现在,他借着周携王对他的信任,袭杀周携王,正好又是周平王准备起兵与周携王来个终极之战时。
一步又一步,一环扣一环,每一步都恰到好处,每一环都紧密相联,最终都是令晋国获得巨大好处!
这是一位雄才大略的晋国国君,当他袭杀了周携王的消息传到洛邑时,周平王呆了半晌,当他反应过来时,欣喜若狂,立即宣布重赏晋文侯!
史料记载了周平王此次重赏的细节:
在朝堂上,当着满朝文武,周平王从龙椅上下来,走到跪拜着的晋文侯面前,亲手将他扶起,由衷道:“叔父啊,想当年,英明伟大的文王和武王,他们慎重行德,德辉升天,名声四播,从而上天降福。各公卿大夫能够倾力辅佐,悉心侍奉,谨遵君命,使江山社稷稳固如山。
但是,到了予一人即位,因为年轻无知,故遭到上天责罚。予一人没有福利德泽施给百姓,外族不断侵犯国家。在予一人的朝堂,如果没有忠诚干练的大臣侍奉,那予一人便难以履行这天子之职了。
予一人总在呼吁上天和列祖列宗的保佑,总在呼吁上天和列祖列宗为予一人分忧,直到叔父您的出现,才使予一人的呼吁得到了应验。从此,予一人可以安心了。因为王朝有叔父您这样的人辅佐,予一人有您这样的人教诲,予一人无忧矣。
叔父的功绩无可限量焉!叔父您继承了您的显祖唐叔虞,努力制御了文武百官,用会合诸侯的方式延续了您的君王,追怀效法了文王和武王之德。
叔父之功莫大焉!尤其是在予一人极其困难的时候挺身而出予以保卫,予一人内心多么感激,叔父之德令天下子民赞美啊。遗憾的是,叔父是要回晋国去治理您的臣民,安定您的国家,不能长期陪伴在予一人身边。
既然如此,那予一人就赐叔父您黑黍香酒一卣,红黑弓各一张,红黑箭各一百支,骏马四匹。请叔父带着予一人的赠赐,回去后安抚远方,亲善近邻,爱护百姓,勤于政事,安定国家,以彰显您的德行。”
予一人,是周天子的自称。关于君主自称,也是有讲究的。予一人最尊贵,天子专用;接下来是不谷,是天子自贬时会用到;楚王自称不谷。大国诸侯自称寡人,小国诸侯自称孤。大国诸侯如果被其他大国诸侯打败交涉,或者犯了过错面对其他大国诸侯时,则降格自称为孤。
所有诸侯在天子面前称臣,所有诸侯国内的臣子在自家诸侯君主面前称臣,在别人家的诸侯国国君面前称外臣,代表本国国君与其他诸侯国外交时,称寡君。
士大夫之间,一般自称字。那普通老百姓呢?老百姓没有字,那便称小民、贱民等,“我”一般很少用到的。
满朝文武谁不羡慕?有人要说了,堂堂天子,赏赐个地盘之类的那才够意思,搞一点酒,一点弓箭马匹,那也太小气了吧。
好吧,我们就说说周平王的这些赏赐吧。首先,周平王对晋文侯的这些赏赐,是基于晋文侯“定天子”的功绩。
什么意思?原来周王朝有两个天子,搞得天下都乱了套,两个天子又不是同一条心,所谓一山不容二虎,一国哪能有两君?大家到底要听哪一个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