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李尚书为人刚正,深受先帝器重,谁知竟会无故失踪,真是令人唏嘘……”林贵妃故作感慨,目光却暗中观察着几位官员的神色。
“是啊,可惜了李尚书一身抱负,哎……”
一位官员附和道,语气中却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本宫听说,李尚书失踪前,似乎与太尉大人有些误会?”林贵妃步步紧逼,试图从他们口中撬开一丝缝隙。
几位官员面面相觑,皆沉默不语。气氛顿时变得微妙起来。“贵妃娘娘慎言啊!”
一位年长的官员轻咳一声,压低声音提醒道,“此事关系重大,不可妄议。”
林贵妃心中一凛,意识到自己操之过急了。她收敛起试探之意,转而谈起其他话题,但心中的疑虑却更加深重。
这些官员的反应,更加证实了她的猜测:李尚书失踪案绝非表面那么简单,其中定然牵扯到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与此同时,在远离京城喧嚣的一处僻静山林中,一位身着黑衣的女子正穿梭于茂密的树丛间。她身形矫健,目光如炬,正是那位新出现的盟友——江湖人称“夜莺”的女侠。
“夜莺”此行,是为了寻找一位隐居山林的神秘老者。据说这位老者年轻时曾是朝廷重臣,后因卷入一场政治斗争而被贬黜,从此隐姓埋名,不问世事。
然而,“夜莺”却从一些江湖传闻中得知,这位老者似乎掌握着一些关于李尚书失踪案的线索。经过几日的跋涉,“夜莺”终于在一处幽静的山谷中找到了老者的茅屋。老者须发皆白,但精神矍铄,目光深邃,仿佛能洞悉一切。
“你就是夜莺?”老者放下手中的书卷,语气平静地问道。
“正是晚辈。”
“夜莺”抱拳行礼,“晚辈此番前来,是想请教老先生关于李尚书失踪案的真相。”
老者沉默片刻,缓缓说道:“老夫已多年不问世事,此事老夫也不甚清楚。不过……”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夜莺”身上,带着一丝深意,“老夫可以告诉你一个秘密,但你必须答应老夫一个条件。”
“老先生请讲。”“夜莺”心中一喜,连忙说道。
“我要你……”老者语气突然变得凌厉起来,“替我杀一个人!”“夜莺”心中一惊,老者的话如同一道惊雷在她耳边炸响。
她没有立刻答应,而是谨慎地问道:“敢问老先生,你要杀的人是谁?为何要杀他?”
老者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从怀中掏出一块玉佩,递给“夜莺”。“你拿着这块玉佩,去一趟西北边陲的狼牙谷,找到一个叫做‘鬼手’的人,他会告诉你一切。”
老者语气低沉,目光中透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悲伤和仇恨,“记住,此事事关重大,你务必小心行事!”
“夜莺”接过玉佩,入手冰凉,她感觉到这块玉佩背后,隐藏着一个惊天秘密……
“夜莺”回到开封府时,牛策与周婉清正对着那封神秘信件眉头紧锁。信中除了提到李尚书失踪案,还留下一个奇怪的符号,笔锋凌厉,透着一股阴冷之气。
“这是……”周婉清接过“夜莺”带来的玉佩,秀眉微蹙。这玉佩入手生寒,材质非金非玉,正面雕刻着复杂精细的花纹,背面赫然是信中出现的那个符号。
“我师父说,这个符号可能与一个古老的组织有关,他们行事隐秘,鲜少在江湖露面。”
“夜莺”语气凝重,“他还说,这个组织与李尚书的失踪脱不了干系。”
牛策接过玉佩,仔细端详,指尖轻轻摩挲着那冰冷的纹路,脑海中思绪翻涌。他曾在一本古籍中见过类似的符号,据记载,那是一个以操控人心着称的邪教组织,在数百年前就已销声匿迹。
“难道他们重现江湖了?”周婉清沉吟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担忧。
“如果真是这样,那事情就复杂了。”牛策将玉佩放回桌上,眼中闪过一抹精光,“看来,我们得走一趟西北了。”
“西北?”周婉清和“夜莺”异口同声地问道。
“信中提到‘狼牙谷’,那里地处偏远,正是传说中那个组织最后出现的地方。”
牛策解释道,“或许,我们能在那里找到一些线索。”
“事不宜迟,我们明日一早就出发。”周婉清果断地说。
是夜,开封府内灯火通明,牛策与周婉清正在为明日的行程做准备。他们整理着这几日收集到的线索,试图从中拼凑出事件的全貌。
“你看,这枚玉佩上的花纹,像不像是一张地图?”周婉清指着玉佩背面,对牛策说道。
牛策接过玉佩,借着烛光仔细观察,果然,那些看似杂乱无章的线条,组合在一起,竟隐约构成了一幅山川地貌图。
“这会不会是通往那个组织秘密据点的路线图?”周婉清猜测道。
牛策点了点头,指着地图上的一处标记说:“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里应该就是‘鬼手’的所在之处。”
地图上标记的地方,是一座荒废已久的古堡,位于狼牙谷深处,人迹罕至。
“看来,我们要去会一会这位‘鬼手’了。”
牛策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将地图收好,“走吧,早些休息,明日还有一场硬仗要打。”
翌日清晨,天还未亮,牛策一行人便已离开开封府,踏上了前往狼牙谷的旅程。他们一路风尘仆仆,终于在几日后抵达了目的地。看着眼前这座阴森可怖的古堡,牛策心中升起一股莫名的寒意。
他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周婉清和“夜莺”,沉声道:“记住,一切小心行事。”
说罢,他便率先迈步踏入了古堡的大门。古堡内一片死寂,只有呼啸的风声在耳边回荡。突然,牛策感觉到脚下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