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孙权急了,孙权增兵了,诸葛亮一戏周公瑾(2 / 2)

季汉楚歌 神纹本神 1269 字 1个月前

“想破此局,就得挑动两个渔翁的争斗。”

“我诈称议和,是想套取诸葛亮的字体及行文的风格,模仿诸葛亮的笔迹给刘标去信。”

“只要刘标有南下之意,曹兵必会误以为刘表败了,举兵讨伐刘表。”

“襄阳遇危,来支援偃月城的刘表援军必会折返,吴侯则可趁机许诺文聘:只要文聘放弃偃月城,就让其返回襄阳决不阻拦。”

“如此这般,就可兵不血刃的拿下偃月城!”

“当此之时,强攻偃月城只会徒损军力,唯有以诈挑动,方可觅得破城良机。”

“请吴侯细思。”

黄盖也为周瑜辩解道:“吴侯,我是跟公瑾一并去的,公瑾只是在诳那诸葛亮。”

“公瑾和吴侯都是讨逆将军的兄弟,又岂会不尊吴侯的命令,还请吴侯息怒。”

听了周瑜的解释,孙权这才明白误会了周瑜。

又见黄盖替周瑜辩解,孙权内心挣扎了一阵,起身向周瑜道歉。

“孤方才在气头上,没能看懂公瑾的用意,还请公瑾莫要埋怨。”

见孙权道歉。

周瑜这心中的怨气也少了大半,终究是顾念跟孙策的旧情爱屋及乌了。

“我并无埋怨之意,只是舟船劳顿,有些疲倦,还请吴侯派人将信送给刘标,再沿途多派斥候监探刘标兵马动静。”

周瑜取出书信递给孙权。

孙权没有接信,让黄盖取了信,又道:“公瑾一路舟船劳顿,是孤疏忽了。”

“公瑾可先回帐休憩,这送信的事就交给黄将军去办。”

“孤这几日也是疲倦,也得好好休憩了。”

出了大帐,黄盖忙对周瑜道:“公瑾,你心中不要有怨。”

“吴侯并非有意监听,应该是部署在偃月城附近的探子将今日的事告知了吴侯。”

周瑜不置可否,道:“你先派人去送信吧,早些送信,免得让吴侯看见。”

黄盖点头。

方才孙权故意不接信,并非不想看信的内容,而是当面看信会寒人心。

“公瑾,吴侯毕竟年幼。初掌江东,又值江东人心不稳,这心中难免会多疑。”黄盖又小声替孙权辩解。

周瑜叹气:“黄将军,我知道分寸的。”

待黄盖离去,周瑜独自策马来到江边。

看着滚滚江水,周瑜想到了逝去的孙策。

物是人非,如江水东逝,浪花淘尽英雄。

下意识的,周瑜又想到了跟刘标昔日在吴郡的谈话:一劝周瑜自立,二劝孙刘联姻。

“自古争天下者,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周瑜淡淡低语。

江东如今的局势,比起没刘标的时空,艰难太多了:不仅有刘标虎视眈眈,连曹操都在配合算计。

饶是周瑜多谋,也难以逆转大势。

就如刘关张死后的诸葛亮,纵有卧龙之才,也是独木难支。

天命难为!

“若刘标中计,或可成大事。”

“若刘标识破,想退就难了。”

周瑜长叹一声,没有因为滚滚江水而让心中释怀,反而更苦闷了。

汉沔江上。

蔡瑁同样忧心忡忡。

虽然执掌了襄阳水军,但蔡瑁已经好几年没指挥过舟船了。

蔡瑁不是靠军功晋升的。

掌权跟会用兵,是两码事。

虽然有亲信将校协助掌军,但自家人知自家事:善来事的不善带兵,善带兵的不善来事。

胜了,一切都好。

败了,一切皆休。

这可是蔡瑁花大量钱粮养出来的精锐水军,不能因为一时大意就累死三军。

若是以前,蔡瑁或许还会骄矜。

得知沙羡一战,黄祖近乎于全军覆没,六千余战船被孙策抢夺,蔡瑁也收起了对江东的小觑之心。

六千余战船,初听时蔡瑁都感到心疼。

那都是钱和粮一艘艘打造出来的啊!

再听到黄祖在夏口被孙权击败后,蔡瑁心更凉了。

打不过孙策就算了,竟然连孙权都打不过。

蔡瑁不认为麾下将校有比黄祖还擅长舟船作战的。

至于蔡瑁本人。

只要蔡瑁不打,蔡瑁就是荆州水战第一人!

吃以前的名头就足够了。

“军师,我们在这待了三天了,何时去打孙权?”张允热血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