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取益州?”
曹操蹙眉。
“益州偏远,征讨不易。”
“倘若大军去了益州,袁绍和刘标又趁机来攻,孤如何能回兵救许都?”
郭嘉道:“明公,局势变了。”
“不论明公大军去了何处,都不用担心许都。”
“袁绍在官渡兵败,北方民叛四起,已经无力再南下。”
“官渡一战,刘标本有余力引兵去许都勤王,却偏偏去官渡劝和,足见刘标对天子并无忠心。”
“我在彭城待了许久,彭城士民只知有稷子不知有天子,又有传闻刘标私藏了传国玉玺。”
“刘标想取而代之的心思,瞒不了人。”
“也只有深宫中的天子,还幻想着刘标会是个忠臣。”
“刘标重兵在小沛、砀县、相县一带,虽然是在提防明公,但明公一旦去征讨益州,我料刘标必会南下!”
“明公可先诏令马腾韩遂讨伐汉中的张鲁,待颍川积粮一年,就亲提兵马征讨益州。”
“有了益州和关陇之地,明公进可水陆征讨荆、豫、徐、扬和河北之地,退可据关险自守。”
“足可立于不败之地!”
曹操蹙眉沉思。
郭嘉的分析,曹操是认可的。
只是如此一来,这平定四方的时间就会拉长。
在曹操的原有想法中,关陇和益州,都是传檄而定的地方。
只要除掉河北的袁绍、徐州的刘备和吕布,就能鼎定大势。
如今。
却要先去平定没什么威胁的益州!
“奉孝,孤不不甘心啊。”曹操吐露心声。
分明有最简单的捷径,偏偏要去走最漫长的弯路。
郭嘉轻叹:“明公未能在官渡彻底击溃袁绍,已经失去了短时间内鼎定大势的机会。”
“刘标这人,很奸诈。”
“他是故意挑准了官渡这个时机,来促成中原三分之势。”
“唯有三分,中原三家最弱的徐州才有崛起的机会。”
“不论明公是否甘心,都不得不承认既定的现实。”
“要定四方,就得以强吞弱,如春秋列国兼并四方,最终形成战国七雄的局面。”
“这是目前,最适合明公的路。”
曹操握紧了剑柄,眼神凶戾:“该死的刘标!若无此人,孤早就灭了吕布刘备、击溃袁绍,又何至于窘迫至此。”
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曹操也没了去见刘协的心思:“回司空府。”
......
邺城。
袁绍仰天长叹:“孟临贤侄重情重义,远胜于曹阿瞒啊。”
“罢了!”
“孤一时颜面与袁氏基业相比,又何足道哉!”
就在方才。
袁谭送来了刘标的《赠大将军书》。
书中内容,照例是先猛夸袁绍的功绩。
然后又为袁绍剖析了河北四州现如今的隐患,提出了解决隐患的办法。
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屈尊降贵,去狱中请出田丰和沮授,以收冀州士民之心。
自返回邺城后,袁绍虽然没有杀田丰和沮授,但也没有释放田丰和沮授。
军政大事,几乎都由郭图、审配、逄纪三人分掌。
然而。
沮授和田丰在冀州的名望太大,郭图和逄纪又都不是冀州人,在安抚冀州士民上也显得力不从心。
只有请出田丰和沮授,才能稳定局势。
奈何袁绍好面,明知道错了就是不肯释放田丰和沮授。
田丰和沮授也是犟种,死活不肯向袁绍低头。
袁谭闻讯,心中不忍。
于是又前往彭城问策。
刘标这才撰写了《赠大将军书》,让袁谭星夜赶回邺城。
有了刘标这份《赠大将军书》,袁绍也有了台阶。
见袁绍改了主意,袁谭趁机又道:“孟临贤弟曾立下规矩,嫡长子未出生前,不会再跟任何家族联姻。”
“前些时日我去彭城,温侯的女儿替孟临生了个儿子,取名为乾。”
“我想为孟临贤弟做个媒,送甄家的女儿入彭城。”
“甄家虽然没落了,但甄家的女儿颇有贤名,不会辱没了孟临贤弟如今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