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划江而治,孙策服软求和,陈登双策,征召天下名仕(1 / 2)

季汉楚歌 神纹本神 1227 字 1个月前

张昭的话,陆绩和陆议半个字都不信。

小人谗言构陷?

孙策喝斥小人?

调换一下还差不多。

只是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陆绩和陆议也不想得罪孙策太狠让族人再招祸事。

陆绩借坡下驴:“若平南将军真有此意,是陆家的荣幸。”

张昭暗暗松了一口气。

方才若不是急中生智想到了理由,不仅孙策会丢脸,张昭也会丢了名声。

谁会想到陆绩和陆议居然是去劝战的?

“不知刘备退兵,有何条件?”张昭小心翼翼又问。

张昭不傻,陆绩和陆议去劝战,必然也向刘备有许诺。

陆绩点头:“右将军这才南下,最主要的原因是平南将军跟曹操联姻。”

“只要平南将军肯拒婚,右将军就会引兵退回江北,与平南将军划江而治。”

张昭蹙眉:“婚约已定,若是拒婚,岂不是让平南将军失了信义?”

陆绩大笑:“天子乃大汉之君!曹操乃大汉之贼!”

“与汉贼拒婚断义,是忠君之举,又岂会失了信义?”

“更何况。”

“子布公当真以为,右将军是因为平南将军跟曹操联姻才南下的?”

“这只是一个令双方都能有颜面的罢兵理由罢了。”

“关键在于划江而治!”

“倘若平南将军连这都不肯答应,岂不是认了《檄扬州英豪雄杰文》中的罪名了?”

“子布公乃智谋之士,定比我这少年郎看得更清楚。”

张昭心中更惊。

陆绩的用词很巧妙。

退兵的关键在于划江而治,拒婚只是个表面的借口。

甚至于。

孙策只需要口头承诺一声会拒婚,实际上是否拒婚刘备都管不了也懒得管。

这本就是顾及双方颜面的一个罢兵理由。

毕竟。

划江而治,传出去对孙策不好听。

可若是与汉贼拒婚断义,忠君之举,双方都有面儿。

想到这里。

张昭许诺:“若刘备退兵,平南将军会记得陆贤侄的功劳的。”

张昭来得快,取得也快。

陆绩心有担忧:“也不知孙策会不会信这个说辞。”

陆议笃定道:“孙策没有选择!这个时候跟刘备不死不休,是极为不智的。”

“只是我料孙策不会尽信陆家,陆家若想在吴郡生存,就得替孙策多立功劳。”

“叔父今后可多去孙策府上走动,要让孙策相信陆家是真心归附。”

“右将军说得没错,只有先活下来才有资格实现心中的抱负大志。”

陆绩点头:“我明白的!”

“听闻孙权喜欢结交名仕,常被孙策器重。”

“你也寻个机会与其结交,如此可保陆家在吴郡安稳。”

......

张昭返回。

将陆绩和陆议去劝战的事,据实告知孙策。

孙策听得直蹙眉:“陆绩和陆议不盼着刘备打破城池就不错了,竟然还会去劝战?”

“这等说辞,子布你也相信?”

“定是刘备与陆绩陆议的诡计,想以罢兵言和来麻痹我。”

孙策不信陆绩和陆议。

杀了陆家那么多族人,陆康也忧愤而死,孙策还不至于傻到陆绩和陆议会忘记亲族的仇恨。

将心比心。

孙坚被杀,孙策记仇多少年?

在抓到黄祖妻儿的时候都是将黄祖的妻儿亲手宰了!

杀父之仇,又岂会轻易释怀?

张昭劝谏:“将军,不论陆绩和陆议是否真心。可他们去劝战的事,吴县的士人必然也会得知。”

“倘若将军不信陆绩和陆议,坚持要认为两人心怀叵测,吴县士人又如何能对将军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