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阿亮荐小鸟,龙凤齐聚首:啥?曹阿瞒要送女?(2 / 2)

季汉楚歌 神纹本神 1297 字 7天前

想要改变世风,就要多去宣传好的,少去宣传恶的,否则这善人就会越来越少。

虽然被点评的士子言过其誉,但只要有一半的士子能因此去勉励自己,去恶扬善,也能多出一半的士子去改善世风。

庞统点评了四十余人,直到黄昏,众士子这才散去。

被点评的士子,无不欢喜,只觉庞统每言都说到了心坎上。

我们不是没才能也不是没天赋,只是在某方面还有不足需要戒骄戒躁谦逊改正,只要改了,未来可期!

“士元兄这张嘴,留在襄阳点评士子,真是屈才了。”熟悉的声音传入庞统耳中。

庞统讶然回头:“是书佐郎回来了!你在豫州高举镇南将军大旗,引万人高呼清君侧、诛曹贼,威风盖世,令统羡慕啊。”

诸葛亮轻叹:“可惜士元兄不在,否则亮与士元兄同举大旗,此刻已经在许县对酌了。”

庞统大笑:“书佐郎这张嘴,可比统更加能言会夸。”

邀诸葛亮入内而坐。

庞统取出珍藏的酒坛:“许县对酌,统是没这个本事的。可在襄阳对酌,统是有好酒的。”

酒香扑鼻。

诸葛亮小酌一口,道:“士元这酒虽然香醇,但比不上亮在豫州饮的武陵桃源酒。”

庞统讶然:“书佐郎这又是自哪里听来的野闻?”

诸葛亮面有回味:“据说这武陵郡有一处桃花源,桃花源内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男女老少怡然自乐。”

“村人自称其先祖为了躲避秦末乱世,率妻子邑人隐居,与世隔绝,不知有汉。”

“这武陵桃源酒,就是出自桃花源中,长期饮用,可以延年益寿。”

庞统更感奇怪:“统世居荆州,未曾听闻武陵有桃花源。莫不是酿酒的人故意扬名?”

诸葛亮拊掌:“这酿酒的人倒是跟士元兄颇为相似啊。一者评酒,一者评人,有异曲同工之妙啊。”

庞统大笑:“书佐郎,你是什么人,统清楚;统是什么人,你清楚。”

“你这刚回来就匆匆寻我,又以言语试探,定是心中憋了坏心思。”

“统最不怕的就是你憋坏,有什么坏心思,尽管道来。”

诸葛亮捂着胸口,取出刘标的《赠书佐郎书》:“亮今日来,是有好字分享。不曾想士元兄竟如此看我,令亮心塞啊。”

“统倒要看看,是什么字能让书佐郎这般看重。”庞统看破不说破,拾起《赠书佐郎书》,拆开丝绳。

只是这一看,庞统的神色瞬间变了:“好字,好文,可惜!”

诸葛亮不再捂着胸口,改为正襟危坐:“既是好字,又是好文,何言可惜?”

庞统放下《赠书佐郎书》:“可惜的是,如此好字好文,竟不赠统这南州士之冠冕,反赠你这书佐郎。”

诸葛亮又取出一帛书:“士元兄既有此意,不如应了镇南将军的征辟,走一趟徐州如何?”

庞统愣了愣,又拾起帛书一观,拍案而起:“好你个诸葛亮,你自己不想去徐州,竟想让统为你劳心劳力。”

诸葛亮笑容满面:“士元兄何出此言?”

“亮是见士元兄对这武陵桃源酒和这《赠书佐郎书》都感兴趣,这才向镇南将军举荐了士元兄。”

“士元兄有所不知,这酒和书,都是出自徐州牧之子、彭城农都尉刘标刘孟临之手。”

“此去徐州,既有州府出资又能得偿所愿,何乐而不为呢?”

庞统嘁了一声:“徐州战乱之地,有何可乐?统与你既是至亲又是好友,你何故害统?”

诸葛亮端起酒樽,轻轻摇晃:“士元兄时常自称能论王霸之馀策,览倚仗之要害,常叹荆州无用武之地。”

“徐州虽然是战乱之地,但也是用武之地。士元兄若去了,岂不是如鱼得水?”

“唉,可惜亮的一番苦心,竟被士元兄误以为是有加害之意。”

庞统轻哼一声坐下:“书佐郎,你跟统都是一个池子里的金鳞,这池子是浑水还是清水,你我都清楚。”

“想让统去徐州,就别藏着掖着了。”

诸葛亮放下酒樽,不再跟庞统隐瞒:“亮已跟徐州牧之子,对月结义,认其为兄。”

“结义?”庞统惊讶:“这徐州牧之子,竟能令你如此对待?”

结义认兄可不是小事。

在某种意义上,义兄弟比亲兄弟更为亲密。

亲兄弟会分家,也会分事二主。

义兄弟是合家,是要以兄为主。

诸葛亮敛容:“救命之恩、知遇之义,亮有幸能与孟临兄长结义。”

庞统也收敛了神态:“既如此,你为何不留在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