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教化(1 / 2)

我成了汉惠帝? mmeei 1001 字 1个月前

这不是我们伟大的皇帝陛下很有点道德洁癖嘛。在本岛上搞国野之别,挑动战争搞得血流成河也就罢了,直辖领地还是要尽可能避免粘上太多血腥的。

而发展到相当阶段的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还真是有些手段应付的。理想状态下的农业社会是很有几分小国寡民鸡犬相闻的风采的。如果不考虑土地是从何而来的这一终极问题,早期美洲殖民者在铁质农具和大量畜力的支持下,农闲时可以做到日上三竿才起,忙碌一阵后将大部分时间用来叼着烟斗望向远方的云,思考着晚上要不要在小酒馆来一杯苹果酒或是麦酒。

而佐渡岛上的居民在这短短月余的时间里就染上了某个相当严重的毛病——酗酒。如同古柯和恰特草一样,那种熏熏然令人迷醉的感觉很快就放倒了部落的酋长等成年人。除了葡萄等少数水果以外,采集渔猎部落其实并不能很容易地获取酒精饮料,甚至就连葡萄酒的广泛酿造,也有必要归功于农业的发展。果胶等杂质过多的食品发酵起来产生的更多是甲醇而非乙醇,那更容易夺人性命而不是夺人神智。

很快金山岛上的土着就将朗姆酒当做了供神的礼物与祭祀必备的用品。想来周朝分封以苞茅作为滤酒所用用以祭祀也是差不多的道理。这确实方便了吴差的渗透。

相比之下,汉军的饮酒纪律要好上不少,刘盈尽力提供洁净的淡水获取方式就是怕从水手到船员,一个个变成大航海时期的那种酒疯子。为了避免饮用变质的淡水造成的伤亡就大量饮用淡酒完全匹配了饮鸩止渴这个词的原意。

以至于汉军们时常能指着发酒疯的土着大笑取乐,晃晃悠悠的土着们此时简直有求必应,如果说用数十克黄金换取十来斤白酒还只是不会做生意的话,那脱光了全身将身上的饰品衣物分赠给见到的每一个人就确确实实是在耍酒疯了。

好在此时的汉人与土着们也是差不多的淳朴,虽然土着们碍于面子会承认醉酒之时做下的每一件事,哪怕把家产都送光了都认,汉军也只会在之后将财物交还给他们的家人。

借着双方信任程度的加深,吴差设立起了医馆,得益于离子交换树脂等技术的提前应用,四环素系链霉素系青霉素系抗生素的盐结晶都已经进入了生产环节。

刘盈从西域搞来的甜瓜正好用来充当优质青霉素的培养基,可惜目前效果仍然不佳,只能依靠更先进的技术想办法尽可能削减成本。至于煤化工副产的磺胺自然不缺,可早期磺胺的抗菌谱和副作用都远远达不到让人满意的范畴。

刘盈对汉末大瘟疫可是念念不忘,真要是北方少数民族的密集迁徙和交流带来了这种灾难,即便高居于王座之上,在瘟疫面前也不过是一块肉罢了。一方面忙于从牛群中找寻牛痘,另一方面就是在大力推进抗生素的研发了。

加上汉朝积累和见识更为丰富,又不知道靠着多少性命试错发展出的草药学,总算是有了个能让当地人心悦诚服的威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