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自在心里盘算着的伊稚斜透过卷起的毡帘望向在空中飞过的鸟儿,眯起眼睛笑着讲:“就依你之言,本单于定要卫青做这飞着的鸟儿,被本单于一箭射下来。”
脸上露出凶意的伊稚斜咬着牙说完,抓起一副弓箭快步走出王帐,随即挽弓搭箭瞄准了一只自由飞翔的鸟儿。
随着“嗖”的一声,挣扎着挥了两下翅膀的鸟儿落在了草地上。
伊稚斜见状得意的笑了起来,在兵卒双手捧着被射下来的鸟儿跑过来时,下令牛羊、马匹、粮食等辎重再往北移,召集十万兵力以待汉军。
同时,汉军的斥候也把抓到的匈奴带回了营中,诸将这才得知伊稚斜并不在单于王庭祭天,而是在龙城。
兴奋不已的李广当即搓着手笑了起来,觉得这是上天送给自己的机会。
听着李广激动的笑声,微皱了下鼻尖的曹襄瞄了眼分立在卫青两旁的公孙敖、公孙贺,选择了沉默。他知道这俩人一个是卫青的救命恩人兼好友,一个是卫青同母异父的长姊的夫婿,都比自己这个女甥的夫婿要亲近一些。
深知天子想要霍去病攻打伊稚斜部的卫青有些犯难,思索着是按照原定计划同霍去病部一起深入幕北,还是先派驿卒向长安城传递消息。
就在他犹豫不决时,急于立功的公孙敖摸着胡须低声相劝:“大将军,如果陛下不临时更改命令,你也碰不上伊稚斜,这就是天意。再说,大军已经在此停留数日,如果再奏报长安,一往一返少说也得十余天,兵卒们的口粮和喂养战马的粟米,又得额外消耗几十万石粮草。要是大军再在开拔途中遭到匈奴的袭击,更加不值当。卑将建议大将军,直接率精兵进入幕北寻找伊稚斜的主力作战。”
“大将军,卑将也是如此觉得,莫要因小失大。如果因此贻误了战机,陛下问罪下来,就是大将军恐怕也承担不起。”摸索着别在腰间的环首刀的赵食其连忙跟着附和,已经四十三岁的他也想通过此战一举封侯。
正当公孙弘也想要开口时,打定主意的卫青抬手示意他们不要再说下去,随后急书一封密信交由驿卒转送长安,再按照天子的告诫向满怀期待能够立功的李广下令:“前将军,等到明日,你部并入右将军赵食其部,一同从东路出兵。”
知东路多迂回且水草稀少、不利于行军的李广忙推辞:“大将军,广是陛下亲自任命的前将军,理应正面迎击匈奴单于,现在大将军让我从东路出兵,恕我不能同意。况且我从结发时就跟匈奴作战,直到今天才得到了一次和匈奴单于对战的机会,我愿意做先锋,先和匈奴单于决一死战。”
(注:结发,即二十岁。)
尽管李广说的言真意切,但得到天子密令的卫青只能继续坚持,况且他也有要公孙敖与自己一起正面对战伊稚斜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