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轩是几个小时后才见到他爹的,在此期间他甚至给公司里的员工们点了个外卖,边吃边嫌弃自己老爹不说个准点的时间。
几个员工不知道自家老板是不是又违背家法了,都抱着吃瓜的心态一起等在这里看热闹。
等老陈气势汹汹地一群身着正装、神色各异还带了一堆器具的人来到陈轩这间皮包公司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三点,看到自己老爹,陈轩下意识地站起身,看着怒目圆睁的父亲,正想问句“吃了么”,就看到老爹伸出手来:
“拿出来。”
“什么啊?”
“你说你弄来的素纱襌衣!”
一旁的老先生连忙打圆场:“陈总冷静冷静,孩子还小——”
“他都二十六了!”老陈咬牙切齿,“我看你这回给我编出什么理由,还是你那个群主家传的?”
陈轩立刻摇摇头:“不是。这次是我从锦官城带来的,老师傅们刚做好没多久——”
“成都就成都,还锦官城!”
之前的老先生再次上前打圆场:“陈总,先别生气。小陈总你好,我是云锦博物馆的馆长孙卫东,刚才我们已经在电话里联络过了。我们这次来,主要是想亲眼看看您说的那件复原的素纱襌衣,真的只有48克么?”
被自己老爹吼了几句的陈轩就这么把那件素纱襌衣从会计手上拿起来递给对方:“应该是吧,我这边仪器不是太精准,随便拍的。”
孙卫东身后的专家眼睁睁看着安芙小心翼翼地捧着的素纱襌衣被陈轩递过来,露出一副心疼的神色,显然是担心陈轩这下别把衣服弄坏了。孙卫东接过衣服后小心捧在手里,又递给身后的专家,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专家戴上手套,轻轻接过素纱襌衣,又随手掏出一根软毛刷,然后在其他人临时架起来的桌子上清理衣服表面。
陈轩看了半天才搞明白对面居然在清理衣服表面的灰尘,等清理完,才放在一台电子天平上。
数字最后停留在47.967g上。
这个结果让现场的人都吸了一口气,最先那位老专家忍不住感慨:“这简直不可思议。”
“还有更不可思议的。”他旁边的人说,“我刚才看了,这件襌衣从质地到工艺,和我们研究的真品几乎一模一样,甚至在某些细节上,似乎还更胜一筹。这重量,也确实不到48克,太神奇了。”
毕竟金陵云锦研究所复原的那件花费了13年,还专门选用了“减肥”后的蚕丝,才勉强达到49g,如今突然冒出一件工艺和原版几乎分毫不差甚至还更轻一点的襌衣,无疑是给他们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
孙馆长看了看那个数字,随后又冲着陈轩投去探寻的目光,语气中带着几分难以置信却又充满期待:“小陈总,这件素纱襌衣的出现,对我们研究古代纺织技艺而言,意义非凡。不知您能否详细讲讲,您是如何得到这件瑰宝的?还有,那位制造它的民间工匠又身在何处?”
陈轩也努力摆出一副严肃的神情:
“我要说这是三国时候的人们做的你们信么?”
.......
孙馆长最后没能相信陈轩的说辞,事实上其他人也不相信,不过老陈在得到“这衣服肯定刚做好没多久,肯定不是古董”的鉴定结果后还是舒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