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各显神通(1 / 2)

如今丞相不在天水,所以大家就开始各显神通——反正王平将军牢牢卡在街亭城,赵老将军亲自坐镇上邽,魏军没法神不知鬼不觉打过来,那自然要抓紧时间给自己的队伍争取点好处,不然等丞相返回凉州继续北伐或者魏军脑袋发昏打过来的时候,别人都拿着新兵器,自己还拿着旧装备,就算是校尉、司马们也没法在自己的士兵面前大声说话。

被北伐军士们念叨的诸葛丞相此时正跟吴懿(及他的本部兵马)一起走在返回成都的道路上——他们前两日刚刚离开武都郡,迁徙到此的氐人是雷定一系,不过雷定已死,现在的首领是雷定的儿子雷淇,雷淇本人倒是野心不大——多年的陇南地区生活让这些氐人越来越接近汉人,不但姓氏皆为汉姓,就连语言也是汉语、衣服与汉人相似,如果不是曹魏不承认他们是汉人,那么双方就只有很少的差别。

大约是以前被曹操、夏侯渊打得太惨,又被魏武都太守杨阜强制迁走数万人,剩余的氐人已经不敢再对曹魏有敌意,但是汉军的到来又让他们看到了变化的希望,所以廖立前来招揽氐人的时候,雷淇问了三个问题——汉军招揽氐人,是不是要去跟曹魏打仗?是不是要征收税赋?是不是要派遣官员?

廖立回答得也很直接:当前汉魏两军的战斗必然以一方覆灭而告终,目前汉军占优(虽然总体上依然是魏国实力更强,但是只考虑陇西区域,确实是汉军重新占据了优势),留在陇南的氐人们有着以前帮助汉军的情谊,如果帮助汉军,那么将来大汉必然给予回报,凉州的羌人们已经站在汉军一边(其实只有一部分羌人),倘若氐人们不抓紧机会,那么等汉军覆灭魏军,氐人们也只能在山里继续生活了。

雷淇听到回答后有些犹豫,然后廖立又给他许了诺:一是氐人可以选择纳税或者从军,汉军对纳税和从军的氐人与汉民等同视之,二是只要交够了税(从军也是血税),汉军就不派官员,允许氐人在武都郡自治,三是汉军会为氐人提供药物、金帛和其他帮助,而氐人要忠于大汉,不得与其他势力勾结。

由于当时廖立没有带什么贵重的财物,所以他从身上的衣服撕下三块布条作为凭证,只要自己还活着,大汉就一定会兑现这些承诺,这三根布条被雷淇系在自己的手杖上妥善保管起来,然后就带着族人从阴平迁到武都郡。

诸葛亮路过武都郡的时候抽空接见了这位氐人领袖,并以大汉丞相的身份向他保证廖立的许诺是有效的,大汉依然记得当初汉中之战的时候他的父亲为大汉做的贡献,并表示回到成都后会向陛下请求正式册封雷淇侯王首领称号。

“丞相可听闻朝中最近有不利于丞相的流言?”在快到成都的时候,吴懿终于还是开口提醒。

于是诸葛亮放下手中的《资治通鉴》:“确有此事。”

“那丞相可有应对之策?”

“全凭陛下做主。”丞相原本想再换本书,不过又想起上次陈轩来的时候唠叨半天让他不要用眼过度,只好把书塞回行囊中,不过他的回答让吴懿有点着急:

“丞相鞠躬尽瘁,我当上书为丞相辩解。”

“不妨,无非是李正方见北伐顺利,想要掺上一手。”诸葛亮摇了摇头,昔日先帝托孤,令自己主政李严主军,不过李严虽有才华却性情孤傲,难以与人相处,又为了劝九锡和开府的事情跟诸葛亮闹的不愉快,所以赖在江州当自己的土霸王。有时候他也很想问问李严,你那些手段应该是汉室复兴之后再用的手段,如今大汉仅仅一州之地,凉州也尚未平定,难道在成都这个地方摆出仪仗来作威作福是什么很光彩的事情么?

难怪日后自己批斗他心思只在自家、施舍小恩小惠、全不顾国家大事——诸葛亮自问怕不是无比失望才会写下这样的弹劾奏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