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战报(2 / 2)

“前有舞阳侯传信说孟达谋反,欲率军进讨,不知可有传来?”

于是陈群再次出列:“正要告知陛下,抚军大将军已于几日前击破上庸,擒斩孟达,俘获万余人,又收捕申仪等人,蜀吴两国援军已被击退——”

被陈群提到的司马懿此时正在返回宛城的路上——孟达的镇压工作还算顺利,仅十六天,孟达就众叛亲离,其外甥邓贤、部将李辅开城投降,本人也被斩首,不过魏军自身损失也不小,上庸城坚,司马懿兵分八路攻城,日夜不停,这才逼得邓贤等人投降。

对此司马懿的公开说法是孟达兵少粮多,己方兵多粮少,必须速战速决,否则迟早会有变故——事实上蜀吴两国确实都派来援军,只是被自己的部将拦阻于西城的安桥、木兰塞等地,这些援军见上庸城破,便也没再纠结,各自退去。蜀军中甚至有一小批军士撤退不及投降了魏军。

不过私下里司马懿也跟司马师说过,虽然他雷厉风行的镇压了叛乱,但是自己的辖区有人叛乱影响不好,而且他毕竟不是假节钺的曹休,尽管有事急从权的因素,但没有向皇帝请示就调大军终究是违制的。

所以前两天在把孟达首级送往洛阳的同时,他也上报了此次作战的经过,并在战报中提及来支援孟达的蜀军撤退时有屯长姚静、郑他带领七十余人投降,司马懿打算把他们连同孟达的部曲一起前往幽州,断绝其作乱可能。

为了让投诚的蜀军数量看起来没那么寒酸,司马懿还在战报中稍微润色了一下投诚的人数:

“蜀军司马姚静、郑他等人带领七百余人投降。”

帮忙写战报的司马师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愣了下,最后还是没忍住问父亲这种人数差额如何处理,若是天子派人实地询问岂不是当即露馅?但司马懿只是摆了摆手:“他们毕竟是被迁往幽州,人员迁徙途中总有损耗和逃亡,不过数百人,在万人队伍里不算事儿。”

“哦。”

司马师老老实实按照司马懿的要求继续写,他毕竟还年轻,缺乏对应的经验,如果他知道陈群会如何修改这份战报,就不会问这个问题了。

事实上消息送到洛阳时,陈群最先看到了这条消息,他认为司马懿战功卓着,但还是保守了——居然将战报如实上奏,此时蜀汉兵出斜谷,前不久曹真所率魏军又折损一阵,被大家按住没上报,正需要一些振奋人心的消息——于是他重新抄录了一份战报,在人数上又加了个零头。

就这样世家获得声势,司马懿获得军功、曹叡获得安心、幽州获得空饷缺额的四赢方案新鲜出炉,并被陈群在大殿上念了出来:

“——蜀吴两国援军已被击退,摄于天威,蜀校尉姚静、郑他等人带领七千余人投降。抚军大将军已将降军尽数迁往幽州以免做乱,且上书陛下,详述战事。臣为陛下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