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本病传论篇第六十五(1 / 2)

黄帝有一天闲来无事,就拉着岐伯老师聊起了天,他好奇地问:“嘿,岐伯老师,您说说,这人生病啊,有个标本之分,治疗的时候扎针也有个逆从的讲究,这到底是怎么个理儿呢?”

岐伯老师一听,笑眯眯地捋了捋胡子,开始了他的讲解:“哎呀,黄帝陛下,这刺针之道啊,可是一门大学问。首先呢,咱们得搞清楚阴阳,就像分白天黑夜一样,人体也有阴阳两面。治病时,得前后呼应,该逆则逆,该法则法,灵活施针,让病邪的‘标本’位置发生变化,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黄帝一听,眼睛亮了:“哦?说来听听,怎么个‘标本相移’,又怎么个‘逆从得施’?”

岐伯继续道:“咱们先说这‘标本’吧。有时候,病看起来在表面,比如皮肤上的疹子,咱们就直接治这表面,这叫‘在标而求之于标’。但有时候,表面的问题其实是内里脏腑失调的反映,这时候就得深入根本去治疗,比如调理脾胃,这叫‘在本而求之于本’。更有趣的是,有些病呢,虽然根子在里头,但表现却在外面特别明显,这时候咱们可以‘在本而求之于标’,先解决表面的症状,让病人舒服点,再慢慢调理根本。反过来,有时候表面的小问题其实是内里大病的预警,这时候就得‘在标而求之于本’,不能掉以轻心。”

黄帝听得津津有味,连连点头:“妙哉!那‘逆从’又是怎么回事呢?”

岐伯笑道:“这‘逆从’啊,就像你走路,有时候得顺着路走,有时候得绕个弯儿。在针灸上,就是根据病邪的走向和人体的气血运行情况来决定是顺着经络刺还是逆着经络刺。比如,如果病邪是从里往外走,咱们就顺着经络走向刺,帮助它排出去,这叫‘从取’。反之,如果病邪顽固,需要咱们给它点‘反向动力’,那就逆着经络刺,给它来个措手不及,这叫‘逆取’。总之,就是得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变通。”

黄帝听完,一拍大腿:“哎呀,这学问真是深似海啊!那要是不知道这些‘标本’、‘逆从’的道理,岂不是乱扎一气,成了‘妄行’?”

岐伯点头:“正是如此。所以,咱们学医的人啊,不仅要会扎针,更要懂得这背后的医理,知道什么时候该出手,怎么出手,才能做到‘万举万当’。不然,那就是瞎子摸象,白费力气还可能伤人伤己。”

说到这里,岐伯话锋一转,开始用现代的语言和例子来解释:“你看啊,就像咱们现在说的穴位,比如合谷穴,它在手上,是大肠经的原穴,有时候你头疼脑热,按一按合谷穴,立马就舒服了,这就是‘在标而求之于标’。但如果你经常便秘,脸色不好,那光按合谷就不够了,得从脾胃入手,调理中脘、足三里这些穴位,这就是‘在本而求之于本’。至于‘逆从’,就像是你开车,遇到红灯得停,绿灯才能走,针灸也是这个道理,得顺应身体的自然规律,不能乱来。”

黄帝听得哈哈大笑:“岐伯老师,您这一说,我这脑袋瓜子可就透亮多了!以后看病扎针,可得好好琢磨这‘标本’、‘逆从’的道理。”

咱们得明白,这阴阳啊,就像是咱们生活中的白天黑夜,热天冷天,男左女右,一阴一阳之谓道嘛!在中医眼里,人体也是个小宇宙,五脏六腑、气血津液,无一不在这阴阳平衡中翩翩起舞。要是这平衡给打乱了,嘿,那就得小心各种“小妖精”(疾病)找上门来啦!

说到逆从,咱们得想象自己是个将军,指挥着千军万马(身体里的各种机能)。这“从”啊,就像是士兵们听从号令,步调一致,身体自然康健;而那“逆”嘛,就像是队伍里出了叛徒,各自为政,身体不就乱套了嘛!所以,中医治病讲究的就是个“顺其性,调其逆”,让身体回归正轨。

再来说说标本,这可比咱们在市场上挑西瓜还讲究呢!标,就像是西瓜皮,是病在表面的症状;本,则是西瓜瓤,是病根所在。有时候,你头疼脑热,以为是感冒了,吃点感冒药就完事儿?嘿,那可不一定,说不定是身体内部某个脏腑在给你打“小报告”呢!这时候,就得像侦探一样,抽丝剥茧,找到那“罪魁祸首”,才能药到病除。

就是说,不管你是先有了病,然后症状才表现出来;还是先有了不正常的状况(逆),然后才生病,都得先治那病根儿!比如说,你老是觉得胸闷气短,一查发现是心脏有点小毛病,这时候光吃顺气丸可不够,得从养心护心做起,比如揉揉内关穴(手腕横纹上两寸,两筋之间),那可是心脏的“保镖”哦!

咱们不整那些复杂的,就来个简单实用的“养心安神茶”。材料嘛,就是红枣几颗(补气养血),枸杞一小把(养肝明目),再加几片百合(清心除烦)。把这些宝贝放进保温杯,用开水一泡,嘿,那味道,甜中带香,不仅好喝,还能养心安神,改善睡眠质量。记得哦,这方子里的量都是大约的,红枣三五颗,枸杞十几粒,百合三四片,具体还得根据您自己的口味和身体状况来调整。

咱们得明白一个道理:“治病得讲顺序,就像做饭得按菜谱来。”古人说了:“先热而后生病者治其本”,这啥意思呢?就好比你夏天吃多了冰淇淋,结果感冒了,这时候你得先治感冒(本),别急着吃解暑药。因为感冒是根本原因,冰淇淋只是诱因嘛。

再来说说“先热而后生中满者治其标”。想象一下,你吃了顿大餐,肚子撑得跟个小鼓似的(中满),还感觉胃里热乎乎的,这时候你可能觉得吃点凉的能缓解,但老中医告诉你,先得解决这“中满”的问题,也就是让胃舒服点,不然吃啥都白搭。这就像你电脑卡机了,得先重启再装软件,顺序不能乱。

接下来,“先疾而后泄者治其本”,这说的是如果你先拉肚子(泄),然后又得了别的病,那先得把拉肚子治好,因为它是当前最紧急的(本)。这就像你打游戏,先得解决掉眼前的小怪,才能安心打boSS嘛。

“先泄而后生他病者治其本,必且调之,乃治其他病。”这句话告诉我们,如果拉肚子之后引发了其他问题,还是得先调好肠胃这个“大本营”,然后再去对付那些“小兵小将”。这就好比建房子,地基不稳,上面盖得再漂亮也是白搭。

说到“先病而后生中满者治其标”,咱们可以理解为,如果你已经生病了,然后又出现了肚子胀的情况,这时候得先把肚子胀的问题解决了,因为它可能影响了药物的吸收或者加重了病情。这就像你跑步时鞋带松了,得先停下来系好,不然容易摔倒。

“先中满而后烦心者治其本”,这个就更直接了,肚子胀得难受,心情自然好不到哪儿去。这时候,得先解决肚子胀的问题,心情自然也就舒畅了。这就像你钱包鼓鼓的时候,心情总是格外好,对吧?

接下来,咱们聊聊“人有客气,有同气”。这里的“客气”可以理解为外来的邪气,“同气”则是身体内部的气机。当身体内外都出现问题时,治疗起来就得看情况了。就像家里来了不速之客,你得先弄清楚是友好的还是来找茬的,然后才能决定怎么应对。

“大小不利治其标”,说的是如果你小便或大便不通畅,那得先解决这个急症,因为它可能影响到身体的整体状况。这就像家里的下水道堵了,你得先疏通它,不然家里就乱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