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开创根据地(2 / 2)

林冲见师父不悦,忙闭上嘴巴,不再吭声。

许贯忠叹了一声,说道:“师父,各位兄弟,大家都知道我乃武状元出身,本来是想‘学得文与武,货与帝王家’,可还没等步入官场就发觉,蝇营狗苟,蔡京以下溜须拍马、趋炎附势、偷奸取巧之辈比比皆是。就如一张大网,令人无法挣扎。还好我及时抽身,避世而居。这样的帝王,不值得我效命。”他的话,没明说要扯旗造反,但也表明了不会为这个朝廷效命。

张顺只说了一句:“我只听门主的命令。”

赵朗扫视了会场一圈,站了起来,缓缓道:“我自从来到这大宋,先是结识了张顺兄弟,利用自己掌握的技术,创下了几处营生,本是想让张家村的乡亲吃上饱饭。后见到江州城北有大批流民,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就扩大了营生,从而结识了众位弟兄。想着天下将乱,就多设个基地,多救些流民百姓,以尽自己应尽的一份力。但经过辽苏州一行,我深切地体会到,这条路,只走对了一半,咱们救得了一千,却救不了一万,救得了一万,却救不了百万汉民。看起来,咱们赚钱较多,生活无忧,但这种无忧是镜花水月,无根浮萍。十年之内,金兵必将南下。到了那时,这大江南北,任由女真铁骑践踏;到了那时,这大宋汉民就会被外族鱼肉,咱们的亲人被屠杀,咱们的姐妹被凌辱;到了那时,咱们就要剃发易服,忍辱憋屈。”说着说着,想到了那些窝棚里的汉奴,想到了苏州关下被弓箭射死、被金兵砍死的汉人,他的眼眶也红了起来。

会场一片寂静,赵朗平伏了一下心绪,又道:“咱们这个民族,这个苦难的民族,千年以来,无论是汉代的匈奴、东晋以后的五胡乱华,还是唐后十国,外族当咱们这个民族是肥羊,饿了就跑过来抢一把,杀一批;吃饱了,也要跑过来消消食,抢一把,杀一批;心情好,跑来抢一把,杀一批;心情不好,也要跑过来抢一把,杀一批;天气好,过来杀一批;天气不好,受了白灾,更是过来抢、杀。咱们这个民族的苦难呀,何是是个头?”想到了这宋朝之后的元朝、清朝、民国,外敌的侵略好像成了规律,汉民族的苦难啊就成了常态。

“这几个月以来,我一直在思考,为何大宋富裕,辽国贫瘠,大宋却屡败于辽国?咱们的技术比外族先进,咱们的文明比外族璀璨,汉民因何屡受欺压?是大宋的武道不振?但又为何武道不振?我想了许多,想了很久。直至二月初二,龙抬头的那天,我在观海之时,才忽然顿悟。咱们何必怨天尤人,去图那口头上的痛快?为何不开辟一个地盘,重振武道?大宋不修武,咱们来修,待那外敌入侵之时,咱们就率兵杀贼去。”

石秀“咕咚”咽了一口口水,问道:“门主,咱们是要扯旗造反吗?”

赵朗摇头道:“不,咱们不是造反,咱们是找一块地,建立自己的势力。”说着,他“哗啦”一下,把议事厅墙壁的布帘拉开,露出了一张巨大的手绘大宋地图。

一众人看着那幅长宽超过两米的大地图,不明所以,他们大都是草莽汉子,哪会知道这图纸是咋回事。只有许贯忠、周侗、林冲等肚子里有点墨水之人,才知道这是一幅完整的大宋舆图。

赵朗指着地图道:“这是大宋舆图,也叫地图。兄弟们看,这是长江、江州,这条河是黄河。长江出海口向南,嗯,这里,就是我们所在的昌国岛。”他用一根小木棍,指着地图上昌国的位置,然后再顺着海岸线,木棍一直划到后世的宝岛,说道:“这里,离昌国岛南面1200里,有一大岛,名叫流求岛,是我大宋的第二大岛,只比琼州略小。此岛南北长约700余里,东西宽240余里,西面对海260里便是泉州,岛的外围便是澎湖岛,大宋在澎湖岛上设有巡检司,但没有在流求岛上设据点。”

此时的宝岛叫流求(不是叫琉球),《宋史》记载:“流求在泉州东面,与澎湖岛烟火相望。”这可佐证此时宝岛叫流求。

隋朝《隋书流求国》记载,大隋武贲郎将陈棱,于大业三年(610年)第一次渡海东击流求:“初,棱将南方诸国人从军,有昆仑人颇解其语,遣人慰渝之,流求不从,拒逆官军。棱击走之,送至其都,频战皆败,焚其宫室,虏其男女数千人,载军实而还。”

隋炀帝复遣朱宽招抚流求,流求王不从,两次和平招降不成。

陈棱第二次漂洋过海来到流求。流求王欢斯渴剌兜派兵对抗,拒绝接受招抚。和平解决流求问题的计划破灭后,陈棱只得率军用武力迫使其臣服,大败欢斯渴剌兜兵。陈棱乘势攻破流求王的都城,杀死了流求王欢斯渴剌兜,并俘虏了一万七千人而还。

陈棱两次东征,灭了欢斯渴剌兜王国,差不多把其人口尽数俘虏而归,自此以后,流求岛就成了人烟稀少,部落分乱,无人管治。